056章 斗拳,高考之难,刁钻的要求

我要当超人 非戒 1491 字 2024-04-21

市中没有这种现象,说市中学生个个能上大学那不可能,但是要过预考,真不是难事,一个班上难得有一两个不过预考的学生。

方远坐在教室里,丝毫感受不到预考来临的紧张气氛。

此刻的宏村中学,他原来的许多同学应该都在考虑将来了——

这个时期的江南,乡镇企业并不太发达,僧多粥少,农村孩子要想进厂当工人都要托人找门路。

进厂的总归是少数,其余大多数人中,男的要么去打工、要么学手艺或是做些小生意;女的学理发、缝纫、开店,有些就干脆等着嫁人了。

真正和父辈一样在家种田的,寥寥无几。

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句话一点不夸张。方远曾经算过,如果小学一年级起同班五十个人,最终能坐进高考试场的大概只有六个人,能考上大学的,最多只有一个。

一年级到五年级,流失五六个,升初中,淘汰七八个,初一到初三,又要流失七八个,考高中,淘汰一小半,这五十个人到了高中就只剩十五个。

高中流生少,就算走一个,十四个人中能过预考的最多不超过六个。

在这个时代,农村孩子要跳出农门,改变命运是相当艰难的一件事,鱼跃龙门只有百分之一多一点的几率。

这其中还包括了一大批中专生和大专生,大学生的比例恐怕千分之三也不到,说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一点也不为过。

……

……

四月三号,下午。

教工小区一号楼201室。

这是方远过年后,第一次来柳小曼大姑家。

天气渐渐转暖,家里带来的菜必须要放冰箱了。方文化不知从那张报纸上读到了腌制品不能多吃的文章,所以让方远带的都是鲜肉,他又写了一封信,拜托柳继红帮着烧一下,还说特意多带了一份让方远的同学也吃一样的。

方文化早就和妻子商量过了,等到方远高考结束,就准备一份厚礼,他们夫妻俩一起登门感谢柳继红。

因为方远的隐瞒,他们夫妻俩到现在还以为方远说的那个同学是男同学呢。

“小远,晚饭吃面条,你是小伙子饭量大,我还给你准备了点饭。”

“柳阿姨,不用这么麻烦,就吃面条好了。”方远从书包里拿出写好的作文,恭恭敬敬递给柳继红,“柳阿姨,作文我写好了。”

柳继红规定方远,不管读书多累,一周两篇作文雷打不动。每一篇作文,她都会认真批改,写上长长的评语。起初评语往往比作文字数还多,慢慢的,评语少了,到后来只有简单的两个字——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