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化的手在裤子上用力擦了好几遍,这才拿起纸条,仔细的看了又看。
“小远,这是咋回事?”张菊芬急切的问。
“妈,我就是上他领奖的时候,跟秦古市的王书记提了个要求……”
“呀……哎呀呀……啧啧……”张菊芬边听边时不时的惊叹,听完又问,“小远,王书记真说了这话,说等你考上大学,他要请你吃饭?”
“真的呀,王书记对着话筒说的,开会的人都听见了。”
“哎,我儿子真了不起。”张菊芬不知怎么疼爱欢喜才好,她揉揉方远的头发,拍拍他的脸,又把他搂在胸前,轻轻拍打他的背,一边还数落丈夫,“你瞧瞧儿子,大场面上多敢说话!只看看你呦,一到场面上三拳头打不出一个屁来,平时一张嘴巴拉巴拉倒像个说书先生。”
“这就叫强爷胜祖,一代更比一代强嘛。”受了妻子一番数落,方文化还是很高兴。
“小远爸,那我们准备准备,后天陪小远一道去我娘家吧。”
“好,我也好久没去看望两位老人了。”
“爸、妈,你们不杀猪啦,我一个人去就行了。”
“杀猪杀得完呀,”张菊芬笑嘻嘻的把方远按在长凳上坐好,说,“你就不许你爸妈偷懒一天?”
饭吃完,方远回了房间,夫妻俩拿了碗筷去后院井台边洗刷。
“小远爸,人家都说进了市中就一只脚跨进了大学,这么说,小远也能上大学了?”
“市中百分之六十出头的录取率,只要小远去了能有中等水平,不说本科、大专,考个中专还是有希望的。”
“中专也蛮好的,能转户口,也有体面的好工作。”张菊芬的眼中充满了希望,尽管她知道这希望或许有点渺茫,但还是忍不住又问,“小远去了市中,成绩会不会好?”
“肯定要比在宏村中学好,市中的教育质量摆在那边的。他这些天在家学习也很认真,我偷偷看过他的作业,做的挺好,说不定他呀,真开窍了。”
“阿弥陀佛,保佑我们小远将来考上个学校吧。”张菊芬合上油汪汪的手,虔诚的拜了拜。
夫妻俩扯了几句题外话后,张菊芬说:“小远去市中要寄宿,我们得早点给他准备被褥啥的,四季的衣服也要重新买,不能让小远穿的土里土气的,给他城里的同学笑话。”
“嗯嗯。”
“哎呀,一想到小远就要不在我身边,我心里就空落落的难受。”张菊芬眼睛红了。
“大小伙子了,不用你担心。他要是以后在外地工作,你不要过了?你跟着去呀。”方文化笑着宽慰。
“我跟去干啥,我就在家好好挣钱,给他讨老婆、买房子用。等我们老了,他领着老婆孩子逢年过节回来看看我们就行。”张菊芬撩起衣襟擦擦眼睛,“唉,盼着儿子有出息,出息大了么,将来就不会在身边,我这心里呀,又苦又甜说不出的滋味。”
“别想的太远了,我被你说的心里也不舒服了。想想后天回娘家的事,高兴高兴。”
……
……
宏村没有班车去官顶镇,一大早,方远一家三口就到街上,去等三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