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干什么?”因为心虚,王守善的声音不由自主得提高了。
“什么干什么?”李三郎将视线转向王守善,像听不懂他的问题一样。
遇上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王守善被气得恨不得吃其肉啖其血,狗日的汉人,怎么如此奸诈。
“站着说话不累吗?坐下来聊吧。”李三郎指着王守善刚坐过的地方,心平气和得说。
“我跟你没什么好说的。”王守善想走却走不了,因为他家在哪儿被这个小儿知道了。
“关于现在的彍骑你有什么看法?”李三郎抛了一块砖,想引一块玉出来。
但王守善不想理会他。
“刘道长,今年德贤观的收利给了吗?”李三郎状似无心得问。
悲田坊一般都由僧侣负责,这办的是慈善事业,须要耗费资金,寺院的香火就是善男信女的捐款,除此之外还会有针对悲田坊的专门款项,对寺院来说仍有盈余,所以寺院很乐意开办。
但是李隆基曾经清理过佛教,许多僧尼被迫还俗,悲田坊受到很大的打击,悲田坊也就改名成了养病坊,将其改两京及各州来管理,道教在各州设有道官,很多道士还懂得医术,太宗时有名的大德孙思邈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战争不少男子再也回不了家,一个寡妇带着儿女在这人吃人的世道难以生存,有些母亲只能将孩子丢了,养病坊也就兼办起了孤儿院,这笔钱由国家提供,这个钱就叫做收利。
有孩子出现的养病坊是不会收留麻风病、痢疾和癔症病人的,药材的价格高昂,要是不想办法开源就凭国家给的那点钱根本就支撑不了多久,可是要是仅凭女善人给的钱那养病坊就会变成私营,到那个时候官府的人就会上门来查了。
做善事还被人威胁?王守善现在是恨透了这个李三郎了。
但他还是按照李三郎所说的那样坐了下来。
这个看起来软绵绵的馍包的不是豆沙而是石头,能养出这种儿子的一定不是好爹,王侯再怎么横也不可能横得过皇帝,所以他只能是李隆基的儿子,三王子忠王李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