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汉风归来

王霸大唐 无刀子 1212 字 2024-04-21

中书令不是谁都能当的,犯官之后就不能当,犯官也有大错小错,谁没个犯错的时候,有小错被免职可以重新启用,犯官都是通过了科举的,不用再考了,但是如何启用就得看怎么走关系了。

中书侍郎、黄门侍郎都能参加朝议,是中书省和门下省固定编制的侍郎宰相,尚书省原本有尚书令,太宗李世民任职过后就取消了,尚书省由仆射为首与门下省侍郎等都为宰相,宰相编制固定为十人,在执政过程中,宰相越少越容易出现权臣或个人控制省务的长官,对皇权构成威胁,但太平公主时期七个宰相五个出自她的门下也让李隆基吸取了教训,因为李林甫和牛仙客二人无能,由他们担当宰相他还是放心大胆得将军权政权交了出去。

低于尚书省仆射是没办法当宰相的,为了区别尚书省宰相和中书、门下宰相才有了宰相和丞相的称谓,实质上他们的区别并不大,多个不同类型的宰相代表的是不同政见,不仅能防止权臣和还能增强执政的决策范围,如今李林甫一人独大,已经形成了执政最糟糕的情况,那就是由无能者独揽大权。

犯官有宰相推荐那就有格了,一般犯官的品级都不会高,拿的俸禄也不会高,想来财怎么办?利用和市法抢了工匠做的东西然后拿到自己的铺子里去卖,赚了钱之后再付给工匠甚至根本不付,这样钱就来了。

官吏也有考核,在行政区域内是由吏部和地方刺史太守负责,而在江南这种监察区域则是由采访使和地方官吏负责。

考核的内容包括品行、官声、业绩,官声是要走访得来的,老百姓如果怨声载道那就会得个下下等,考绩差的免官罢职,中等留用,上等升官。

金鱼袋是一种礼制,五品以上才能带,品级和职位并不直接挂钩,有的人有实际工作,比如那个叫张衡的倒霉胥吏,他的职责是负责整理户籍,升品级是提高他的俸禄和礼遇,哪怕他真的升到了三品也不可能跟中书令拥有同样的职权,同样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只是个文散官,他可以穿紫金袍出入仪仗跟三司一样,但他不能命令中书令做任何事情。

李宰相的工作目标是天下无贼,在自己的治下发生如此大的命案要案那绝对是要上报的,得罪了李宰相就等于失去了继续在官场混的资格,所以蓝田县和万年县互相推诿。

出事的是蓝田县,接到报案的是万年县,按照唐律万年县必须管这个事,但是因为惧怕万年县令选择了不管。

大家都不做声,保持表面风平浪静,老百姓怎么想的别管,哄好皇帝就行了,反正吏部有自己人,大理寺也有自己人,刑部也有自己人,大家俸禄照拿悠闲享福,授衣假有半个月呢,到时候去哪儿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