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油腔滑调不学好(4500)

诗与刀 祝家大郎 4951 字 2024-04-21

欧阳文沁走进雅间,直接落座,脸上写着“生气”二字,却又让徐杰闻见了淡淡香味。

这般的欧阳文沁,让徐杰想起了两人初见之时,欧阳文沁就是这么一个模样。

欧阳文沁不言不语,欧阳文峰在一旁憋着笑说道:“文远兄,我家哥哥怒不可遏,说要教你好看!”

徐杰点头笑道:“好看,着实好看。”

欧阳文沁闻言更是不快,怒狠狠一语:“什么好看,油腔滑调,没有一点君子之风。”

徐杰也在想欧阳文沁为何生气,若是真生气了,也就不会出门来见,若是不生气,看起来还真是生气了。

徐杰也想不通女人心思,也不再调笑,一本正经说道:“文沁,不知你有何不满意的,告诉我就是,你与老师不好说,我与老师去说。”

欧阳文沁看了看徐杰,说道:“我对你不满意!”

徐杰也顺着欧阳文沁的话往下说:“具体哪方面不满意,能改则改,改不了也当有个商量。”

徐杰也是说完此语之后,莫名也憋了笑意,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说了这么一句。

欧阳文沁听得这话,好似受了更大的委屈,说道:“你……你……为何不早些与我知道?”

“这个,我也是……”徐杰准备说“我也是才知道不久”,但是转头一想,情商忽然涨了一些,觉得说这一句好像不对劲,作为欧阳文沁而言,还以为自己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安排的,应该要真生气了。

所以徐杰连忙改口:“小生出身低微,家里几代农汉,小姐书香高门,不免让小生自惭形秽,所以才如此行事,还请小姐见谅。”

欧阳文沁闻言,果然面色好看了许多,却又扭扭捏捏起来,低头答了一语:“我也不是那般势利之人,虽然平常少些规矩,但是女儿家的事情,都是擅长的。你为何……”

欧阳文沁本想问一句“你为何要背着我做这些事情”,却又没有问出口,因为徐杰已经解释了,而且解释得让欧阳文沁莫名有些感动,感动徐杰的自惭形秽。但是欧阳文沁,其实纠结的就是徐杰为何背着她就把这些事情做了,这就是欧阳文沁生闷气的原因。

两人平时见面也不难,还有一个欧阳文峰在中间。欧阳文沁好好的坐在家中,忽然就听到自己要嫁给徐杰,这个消息不是开心与否、愿意与否的问题,而是欧阳文沁就是生气了,没有理由。

“文沁自然是好姑娘,能行文诗词,能女红缝补,性子又好,人有善良,世间难寻的良人。小生我是三生有幸,几辈子的福气。”徐杰说出一语,然后终于是笑了出来。

这话听得欧阳文沁耳中,便是耳后根就红了起来,低头也不多言,已然是娇羞。

便看欧阳文峰在后对这徐杰竖起了一个大拇指,一脸的崇拜。

欧阳文沁却是忽然起身,踹了一脚欧阳文峰,话语又是轻声:“走,回家。这般见面不好。”

欧阳文峰疼得龇牙咧嘴,一边往雅间门外走,一边回头去看徐杰,口中也连忙讨好道:“姐姐,你是这世间难寻的良人,能做你弟弟,我三生有幸,几辈子的福气。”

便看欧阳文沁伸出两个手指就捏,便捏便道:“你怎么也学了个油腔滑调,不学好。”

欧阳文峰疼得一蹦几步远,口中便是大呼:“凭什么文远说这一番话语就把你治住了,我说来就要挨打。”

欧阳文沁闻言又是个大脸红,本想起身去追,却又回头往雅间里看了一眼,然后低头慢走,莲步款款。

徐杰起身跟随相送几步,送到门口看着两人上车而坐。随后又回到茶楼之内,听着那一场虎牢关大战还未休,十八路诸侯讨董卓。

结婚啊结婚,徐杰低头认真算了一下,自己马上就满十九。欧阳文沁十八岁还差几个月。欧阳文峰十七岁也还差一点。

又想了想,何霁月快二十二了,云书桓十八,云小怜十五岁多。徐虎十八,徐康徐泰十七,徐小刀十七似乎还不到,袭予十五岁多。

徐杰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用手摸了摸自己颌下稍微开始坚硬起来的胡茬,听那说书,听得入神。

徐杰慢慢说着,看着笏板上的字迹,条条理理,说得清楚明白,反倒是老皇帝听得并不认真,老皇帝显然是早已知道这些。所以待得徐杰口干舌燥说完,老皇帝立马接道:“城东缉事厂禀报之事,诸卿可有疑义?”

谢昉已然开口:“陛下,既然此事人证物证聚在,连那大同郡守也到案,便该交由三司会审,以最终定案核准,依照律法判罚。”

老皇帝闻言点点头,却是说了一句:“李启明有何想法?”

老皇帝一语,问得全场所有人一愣,虽然徐杰说话的时间有些长,但是老皇帝也不至于这般健忘。众人哪里猜得透老皇帝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沉默片刻,老皇帝抬手一拍脑门,笑道:“哦,李启明不在,他病重垂危了,朕当真是老糊涂了,枢密院且出来一个人说两句。”

枢密院出来的人,自然是刚才说李启明病重之人,便看他又是一脸为难,为难片刻之后,方才皱眉说道:“回禀陛下,依臣之见,禁军与地方衙门本是互不统属的关系,若说禁军有人能操控科举舞弊,臣并不十分相信。若说大同总兵常凯也参与此事,臣更觉得其中有蹊跷之处,还请陛下明鉴。”

老皇帝看着这人,说道:“嗯,言之有理,下旨叫常凯入京来说明此事,不日组织三司会审,由刑部尚书欧阳正主持此事,御史中丞谢昉与大理寺卿秦之栋配合,且把那些参与舞弊之人一一审理,再来禀报定夺。”

三司会审,自然就是御史台、刑部、大理寺三司。

“遵旨!”三个衙门的主官上前行礼。

老皇帝也不多言,再开口:“还有没有事要禀奏?无事就退朝了。”

老皇帝说完这句话,已然站起身来,其实就是准备走了。

不想还真有人有事禀报:“启奏陛下,微臣弹劾缉事厂指挥使徐文远之事,还有详情未说明,请陛下定夺。”

老皇帝闻言眉头一皱,实在有些不耐烦,老皇帝组建这缉事厂是干嘛的?打人也叫事?便听老皇帝语气不佳说道:“还有何详情?”

“陛下,此事人证三人在场,皆是亲眼所见,那徐文远竟敢在陛下面前信口开河,当罪加一等,欺君罔上!”许仕达说得义愤填膺。

老皇帝听完这一句,已然起身往侧面台阶而下,口中一语:“此事着御史台调查详细,再来禀报。”

老皇帝说完话语,已然下了台阶往后而去。

许仕达却踮起脚尖,去寻找人群左边第二排的御史中丞谢昉。忽然又想到徐杰与御史中丞谢昉关系好似不错,许仕达便是满心的焦急,也不知这御史中丞与徐杰关系到底如何,会不会以权谋私,包庇那欺君罔上的徐文远。

甚至也在想是不是要给谢昉送些厚礼,又想得谢昉在杭州之时,品格风评极佳,许仕达是认识谢昉的,在杭州就认识,甚至也可以称呼一声老师……

许仕达便是这般犹犹豫豫,思前想后,满脸忧心。

朱廷长见得老皇帝离开了,转头看着就站在身边的徐杰,点点头,低声一语:“后生可畏啊,去那边镇能把这般的事情办成安然而回,后生可畏啊。”

徐杰拱手回应了一下,朱廷长已然走了过去。

第二个吴仲书一脸的笑意走过徐杰身边,抬手拍了拍徐杰的肩膀,说道:“不错不错。”

说完也走过去了,徐杰又是拱手一礼。

再来一人,中书省左仆射刘汜,竟然停在了徐杰身边,看了徐杰片刻,方才开口:“缉事厂是个好衙门,陛下要组建之时,我等皆是点头同意的,往后这缉事厂啊,到底会是个什么样的衙门呢?徐文远,你可清楚其中?”

徐杰不是第一次见刘汜,上一次朝堂之上徐杰就见过模样,但是两人一点都不熟悉,没有说过一句话语。

刘汜忽然与徐杰说了这么一番话语,听得徐杰有些讶异,天下能谋事者有三,朱廷长,刘汜,欧阳正。

这刘汜一番话语,显然就是看透了这个缉事厂的本质。这缉事厂此时是对勋贵集团发难的,来日呢?往后呢?

刘汜实在聪明,看得透彻。话语之中,似乎也有警示徐杰的意思,这般的缉事厂,说抓人就抓人,说杀人就杀人,完全不用经过朝堂商议,刘汜自然有担忧。现在抓的是勋贵军将为主,来日必然也会到得文官头上。

徐杰出了一个笑脸,答道:“见过刘相公,下官不过是个六品小官,做的事情也是听令而行,本分差事当以命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