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静候佳音

不过,与交期延误相比,这还是很好的了,即使自己被“奖”了七百五十万,但是,赶在别人面前,七百五十万,也就是十来套房子的事情,自己能够提前这么久顺利完工,所得的利益,也绝对不止这个数,甚至有十倍的利润。

所以,他还是赢家。成功,你很精明,但我也不差,你赚了一杯水,而我赚了一桶金!明天,希望这个验收可以顺利通过。他比成功还心急,更担心。

验收那天,他是下午去的,等他带领他手下的那几个副总和主要负责人来的时候,已是工程验收得差不多了,查里斯一直陪着成功聊天,他们聊天,聊地,聊专业知识,聊家庭聊爱情,最后将话题扯到了百里清及z市的事上。

查里斯对老师并没有隐瞒,他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向成功进行了汇报,承认是自己的私心害了自己,要不是自己认错态度比较好,同行里很多人都保他,他到现在还在z市的监狱里,不知道还要关上几年呢?

成功叹了一口气,道:“我真没有想到,你和百里清还有一次较量。不过那次较量,你注定会输,这是你的良心不正。我真希望你们两个,以后有机会在能力上,好好的pkpk。我发现,你们两个都是竞争对手,谁也不差。”

查里斯道:“严格上来讲,那次我输的并不是良心,而是我没有想到,在z市的工地上,有百里清这样的一号人物,他居然听得懂我们的话,更没有想到的,这个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小伙子,居然还有一套法律知识。”

成功道:“你知道我这个工程,本来是什么时候的工期吗?”查里斯道:“我当然知道,是在你们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十五日,这个工程提前了五十多天。而且,听说这个工程的主人,在选择承包方的时候,至少选了十家以上有规模和实力的,可是大家都不敢接,为什么呢,就是工期太短了,才短短两年时间,十几座三四十层的高楼必须全部搞定,可以直接投入使用。这个谁都没有把握。更何况,如果工期延误一天,扣除工程款项的百分之一,这样苛刻的条件,谁敢接,谁接谁就死。没有想到,老师你居然接下来了,而且提前了那么久,绝对是我们建筑界的一大奇迹。”

成功笑道:“老师哪有这么大的本事,说句实话,我接时也考虑了很久,我是在挑战我自己。”

查里斯道:“不管怎么样,您都赢了。”

成功道:“要不是有了百里清的支持,我想我是完不成的。我左算右算,什么都算好了,就是没有算到,上个月会有一次暴雨狂风外加疾病流行。”

查里斯道:“这件事和百里清又有关系吗?”成功肯定的点了点头,道:“是的,百里清创造了一套百里氏管理办法,真的有效,比起我们以前传统的方法来,不知要强多少了。你是不知道的,这个办法,差不多可以省下五分之一的时间。”

查里斯道:“如果有机会的话,我真想和他比试比试。”他想了一想,道:“老师,如果我们真的要比,要您下注的话,你会赌谁赢?”

成功也想了想,道:“我实话实说了吧,如果你们要比试专业知识,肯定是你赢。如果要比试管理以及应变能力,以及胸襟的话,则是他赢。”查里斯道:“综合来比的话呢?”成功不假思索地道:“我赌百里清赢。”查里斯道:“为什么?愿闻其详。”成功道:“专业知识,有时候的确的很大的用处,但是,还是比不上应变的能力。再说,百里清这个人平时看起来不怎么样,可是潜力大得很,有时连我都摸不准他。”查里斯默然。

这个专业验收队,是sgs国际认证标准下的一个分支机构,在验收工程方面,极有权威。查里斯也是通过多方的渠道,才挤进去的,后来凭自己精湛的技术,渊博的知识,以及过人的见解,终于成了一个项目主管。这个机构,验收以客观公正专业出名,经这个机构认证合格的建筑,在建筑界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如同中国大学中的aa大学bb大学一样,谁也不会过份的怀疑aa大学bb大学高才生的能力。

成功望着外面那七个专业验收师忙碌的身影,道:“你是他们的头?”查里斯笑笑,道:“也算是吧。”他随即道:“老师,我得先声明一件事,我们的关系,除了我们几个人知道以外,我那些验收师们是不知道的。为了保证我们验收工作的合理,公正,我对这次验收不作任何评估,全交给我的那班弟兄们。对于他们的检验结果,我不会作任何改动。这点,您得谅解我。”成功笑道:“那是自然。”查里斯道:“这是那个百里清给我的教训。”成功问道:“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你要么回答我真话,要么你就不回答。”查里斯道:“什么问题?您说得如此郑重?”成功道:“我问你,你恨百里清吗?”查里斯想了想,道:“不恨,不但不恨,而且很是感激!”“感激?”成功有些不解了。查里斯接着解释道:“因为百里清,将我从迷路中喝醒,要不然的话,我很越陷越深,到最后不能自拔。我现在进了这家机构,每天都是清清白白做人,开开心心做事,感觉与以前大不一样。是的,以前赚的钱可能是多些,但都是提心吊胆的钱,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大约到下午四点多的时候,一个外国大胡子走了进来,用英语对查里斯说了几句话,查里斯听以后,对成功道:“老师,验收完毕了,您能不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单独的会议室,让他们写报告?”成功大声叫杜鹃道:“杜鹃,将那几位验收师带去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