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是一件大事,让群众脱贫,一直都是他们镇政府的头等大事。
让一个村子彻底摆脱泥砖屋,全部建成楼房,在他们黄石镇还是头一例。即便是现在非常富裕的张家寨,也还是有泥砖屋,要消灭泥砖屋,张家寨估计也要等到明年才可以。
泥砖屋从唐朝至今,其制式经历了千年历史。在岭南地区,以前几乎都是这种民居建筑。
田泥掺沙约三分之一,加稻草碎,加水拌成糊泥,然后用规格的木模压印成块,晾干之后甚为坚固,便可垒砌成屋墙。使用它一百几十年是没有问题的。当住户发现泥砖有松腐现象时,将它拆下,成了十分珍贵的土杂肥。所以农家喜用泥砖屋。
这种屋子的墙脚有的以卵石砌成,有的以青砖砌成,其作用是防水浸淹。
它们只建一层,高约4米,很少有超过两层的,怕建得太高不稳固。房屋用田泥制成的长方形砖垒叠而成,十分简朴大方。有的泥砖屋至今仍保持完好。
泥砖屋直接在墙上架梁,梁上直接竖钉椽,用烧制的小青瓦片,阴阳覆盖,上面压几块山石或砖条。
在他们黄石镇,没有楼房之前,全都是泥砖屋。
泥砖屋也是贫困的一个代表,一个村子泥砖屋越多,就说明越贫困。如何消灭泥砖屋,也成为他们政府领导们最头疼的事情之一。
如今,有人要出资,对一个村子消灭泥砖屋,简直是大好事。
“我跟王老板确认过,他是有这样的计划。”罗书记放下手机。
刚刚,他给王飞鸿通了电话,对方给出准确的答案。
他们万万没想到,腾云村会是他们黄石镇第一个彻底摆脱泥砖屋的村庄。不得不说,王飞鸿的手笔确实让人敬佩。
为了让腾云村的人死心塌地跟着他走,不惜砸重金。
“准备一下,一起去张家寨。”
搜狗阅读网址:
第三百三十五章扶贫计划
能不傻吗?委实是张凡的野心太恐怖。换了别人这么说,他会觉得在吹牛皮,可张凡口中出来的,就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
很多事情,都是张凡有把握的,他才会说出来,基本上能实现的。
种植方面,镇政府也鼓励张凡将规模扩大。比如草莓园,他们这里被评为世界上最佳的草莓种植地,规模太小不够看。
前些天,杨镇长他们就私下商量,是不是镇里给出更加优惠的承包土地政策,让张凡承包更多的土地下来,搞草莓种植。
也难怪镇领导们会这么想,实在是草莓种植的产值太高,完全可以跟人家搞工业的有得一拼。一个草莓园建起来,就跟外面城市的一座工业园一样夸张。
可养殖方面,镇领导满打满算以为,有三两千万的产值,就非常不错的了。
然而张凡的期望是他们的好几倍,还有什么蜗牛是什么鬼?那玩意养有前途吗?
不要说杨镇长他们听了以后会质疑,就算是李辉也捉摸不透,他对蜗牛的行情不了解,很少听说。
“蜗牛?”
“是呀!我观察过,张家寨的环境很适合蜗牛生长。野生的食用蜗牛长得很快,前途甚至比养鸡、养猪还有大。”
张凡告诉李辉,现在食用蜗牛的行情很好。
蜗牛并不是一种产量很高的食材,因此它的价格还是比较贵的,在国际市场上,蜗牛制品年需求量在40万吨以上,元一公斤,在一些法式餐厅中,一盘以6只蜗牛为原料的菜肴价格可以达到18美元左右。
在国内,养殖蜗牛的价格不算太高,十多块钱就能买到。
不过,张凡对自己养殖的蜗牛有信心。不仅是他,梁经理也很感兴趣。
“老梁跟我就蜗牛养殖达成了初步的协定,以带壳三十元的最低价格收购。”张凡这句话无疑是一枚定心丸。
三十元的最低价格收购,已经让所有的顾虑都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