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上香

全职农夫 铁不拐 2257 字 2024-04-21

供台上,还有求签的签筒,测凶吉的道具。

赵雨晴没有求签,仅仅烧香跪拜后,就闭上眼许了一个愿。这次的上山任务好像就结束了。

“我带她周围走走,就不麻烦道长了。”张凡说道。

告别了黄道长,他跟赵雨晴到玻璃栈道的施工现场看了一会。那些施工的工人才牛逼,就简单的防护措施,人家就放心贴着悬崖工作。

下面是上百米的深渊,一般人往下去,腿都要软,更不要说工作。

“变化好大呀!以后我们村也有玻璃栈道,太不可思议了。”赵雨晴说道。

谁敢想象,那么落后的青田村,竟然搞起旅游开发,而且说搞就搞,没有一点让人反应的时间。

可以说,以后自己老家也是旅游区,说出去都有面子。

眼前这一切,不说全部归功于她身边的男人,但跟他脱离不了干系。

“还行吧!我听说,旅游公司的人打算在对面那座山的悬崖搞蹦极项目。”张凡也是最近才得到的消息。

蹦极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项目一般建立在几十上百米高的桥梁、塔顶、高楼、吊车甚至热气球上。

绑在跳跃者踝部的橡皮条很长,足以使跳跃者在空中享受几秒钟的“自由落体”。当人体落到离地面一定距离时,橡皮绳被拉开、绷紧、阻止人体继续下落,当到达最低点时橡皮再次弹起,人被拉起,随后,又落下,这样反复多次直到橡皮绳的弹性消失为止,这就是蹦极的全过程。

不要说跳,张凡看着都心里发毛。

“啊!蹦极?那以后我也来玩玩。”赵雨晴惊喜道。

张凡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女人胆子很小,心脏却很大,总说怕,却总想着去尝试。

登山的过程,同样是游客所喜欢的,尽管会有点累。

石阶两边,是粗大的古松,过了一会大家甚至还能看到传说中的迎客松,是游客们最热衷的拍摄景点之一。

国内最著名的迎客松,是在黄山玉屏楼左侧、文殊洞之上,倚青狮石破石而生,树龄至少已有800年,黄山“四绝”之一。其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

据说,那株迎客松是国宝级的存在。

在迎客松边上一间不到六平方米的小屋里,常年居住着专职护理员,使它成为全国唯一的配有“警卫”的树木。

护理员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观察迎客松的树干、树皮和松针的变化以及病虫害和天气变化情况,并做好详细的日记。一有异常情况立即汇报,并配合技术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

而眼前的这一株迎客松,并不比华山那株小,甚至更粗壮一些,生长也更加茂盛。不过,形态没有华山那一株经典。

因此,待遇也不同而语,一直以来都是野生的状态,自生自灭。

自从被旅游公司看中,才开始得到一定的关照,在它的周围有铁栏杆围着,树底下的大石头裂开,也被人用设备给支撑住。

松树上面,有一只肥大的松鼠在好奇地打量着下面的游客,并不怕人。

有一位游客甚至从背包里取出一些坚果,放在手心。松鼠将抱着的松球扔掉,然后麻利地下树,试探了两三次,见真的是给它的,才靠近将坚果抱走,蹲在旁边的石头上猛啃。

吃完之后,又睁着萌哒哒的眼睛看着那名游客。

“不得不说,这里自然跟人类的和谐。在别处,这种事情几乎不会发生。”

“松鼠太可爱了。”

……

吃过之后,松鼠又从游客身上讨到其他吃的,抱着就跑去藏起来。松鼠很会收藏粮食,每年冬季来临前,它们都会忙碌在山林寻找食物,将粮食藏在各处。

因此,松鼠很少冬天会饿死的。野外有生存经验的人都知道,当找不到吃的,就跟着松鼠走,将它们的粮食挖出来,总能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