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你不比将军差

漫秋儿和从远两个人将三桌子的菜色从炤房端到了前院的酒桌后,人差不多都来齐了。

这次来的人不多,有赵婶一大家子人,牛屠户一家子人,谢婆子一家子,荀二爷一家子,秀芳一家子人,还有那日的大牛和另两个工人师傅。

三桌子菜摆的满满登登的,柱子的脸上见了笑,等到菜色上齐了,吩咐从远去堂屋门前,将门牌匾上的红布揭下来,这庆祝修迁的宴席,便是开始了。

酒桌上少不得男人们的推杯换盏,荀二爷一把年纪被奉在首座,多喝了几杯,满面红光,也来了兴致,望着桌上的从远,一脸的皱纹平添了几分昔日的豪情:“我像你这么大年纪的时候,已经在边关打仗哩!上阵杀敌少不了受伤流血,每日回营帐第一件事情就是看

自己裤裆那疙瘩少没少肉,嘿,要是没少,我们这些人就想惦念着回家娶一房老婆生孩子,若是少啦,等再打仗的时候眼睛一闭,只管冲锋陷阵!那男人都做不成了,还活着干啥?没劲!小娃娃,你若是哪天要去冲锋陷阵,可一定娶房媳妇在先,给自己留了后在战场上也能有个念想不是?”

“老爷子这是喝多了,想起以前的事儿啦,”荀二爷的儿子荀山没喝几杯,在一旁照顾着荀二爷,一面道:“爹,您老人家说的那些事儿,离现在远了去啦!咱们这边陲小乡村,哪能打什么仗?连个当兵的都少见”

从远笑笑,接过话道:“荀太爷说的也没错,倒不是说一定要给自己留后,身在战场时家中有个人在等着自己,自己心里也有个念想不是?太爷年轻的时候,太奶一定总在家中念叨您,才把太爷完好无损的念叨回去吧。”

“啥?你说什么?”荀二爷许是酒喝多了,耳朵不大好使,嘟囔了几句却不搭理从远,转而口若悬河的和柱子说起年轻的事儿来。

荀山一面劝父亲少喝些就省的上头,一面冲从远笑笑,叹了口气说:“我爹年轻的时候在外打仗,我娘就在家里带着我们兄弟四个苦苦熬着。我娘老了老了,脑袋不清楚,不记得人,却唯独认识我爹。我爹心里对我娘有愧,自打我娘糊涂了,就手把手的的领着,领了十多年,我娘走的那天,跟我爹说,往后的日子,要像照顾她一样好好活着,她在下面等她。”

从远唏嘘一声,叹道:“人生总要悲欢离合,太爷太奶感情深重,叫人羡慕。”他的眼睛不由自主的落在了身旁对面姑娘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