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娃儿很是听她的话,但跑到近前,张口又是一句,“你学问很好吗?”面上很是怀疑。
该说是她早有心理准备呢?她一点都不气,两手掐腰就威风凛凛道:“这之乎者也往后自有吴老先生慢慢教你,今儿我要教的,却是怕吴老先生都不会!”
不说是娃儿不信,就连梁生都偷笑看她,而梨子和梅子更是二脸‘小姐你这海口可夸下了,看你怎么下台’。
哎呀!他们就这么看不起她?这可不行,今日定要他们刮目相看。
“娃儿,往后你爹和你娘要开大铺子了,你可愿帮着他们做账?”她这样问原因有三。
一是看出娃儿懂事,家中似乎无老人,从小被父母整日带在身边,怕是从二三岁起就已经帮着父母干些摊子上力所能及的杂事。而除了洗碗这种差事,临街摊子人龙混杂,娃儿耳濡目染,也是极其聪慧,那性子就是不会轻易让人占了便宜的,很适合做账这种活计。
二呢,陆大哥、陆大嫂性子都是和善的人,但到底是粗鄙人家,到了娃儿这里送去念书,怕是夫妻二人只粗略识得几个大字。年纪大了,要现在学些东西怕也是力不从心。而她给了他们二十两银子开铺子,客流量更大了,食物的样色也添加些,总不能样样都像只卖馄饨那样二文钱一碗。要是外头请个人做账,总也不踏实。若是娃儿能学着这些,必是能帮到他们很多。
三呢,她有信心,今日教了娃儿加法,改日再教减法,已是够用。若娃儿好学,她还可以教了他乘法和除法。这不用算盘的加减乘除之法,除了她,谁能教娃儿?
娃儿不答她。不是娃儿不愿意帮他爹娘,而是,他一双眼睛里头分明还是对她的怀疑。
她也是卖了个关子,又提了一个问题,道:“梁哥哥、梨子、梅子,你们也可以一起算算。娃儿,你可知,一碗混沌2文钱,一张桌子坐四人每人一碗,一共十张桌子,都坐满轮一番,可卖得多少文钱?”
娃儿居然张口就答:“八十文钱咯。”
她一愣,不过转念一想,娃儿习惯了,根本不用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