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主张太阳是燃烧着的金属圆盘,陨石是太阳掉下来的碎片,闪电是云和云摩擦的结果。这种说法触怒神庙,将他赶出城邦。在之后漫长的岁月里,他始终流浪。”
“同时代的恩培多克勒提出‘四元素论’。他认为,真实的事物不可能来自虚无,原初的统一体不可能分裂。因此,世界上存在四种永恒的元素:土、气、火和水,万事万物皆由四种元素按照不同比例构成。”
“浪漫地是,他认为促使四种元素运动的力是爱与恨。爱的力量令元素聚集,产生新世界。恨使元素背离、世界毁灭。因为爱与恨的纠缠往复,世界在新生与毁灭间摇摆不定。”
克里斯蒂安稍作停顿,让四人吸收消化古时贤者的思考与探索,片刻后接着说道:
“一脉相传,继承阿那克萨戈拉和恩培多克勒的思想,留基伯预言:空间是不存在物的,它为原子提供场所。原子不是创造出来的,他们是永恒的。原子本身既不会改变,也不会毁灭。”
“他的弟子,贤者德谟克利特,古代原子学说的代表,则认为,原子微小到超越感知的界限,原子里面没有空间,因此不可分、不可穿透、紧密厚实的。原子组成不同结构的混合物,因为混合物间有空间。”
“空间和原子以机械的方式组合,世间万物由此诞生。”
“至此,古代原子论基本成型。”
“以上,就是古代原子论的概论。但是,你们要记住,古代原子论根基于逻辑与推理,而不是根基于实验。”
下面,四人奋笔疾书,笔尖在纸上莎莎作响,笔记上密密麻麻。
克里斯蒂安拿出白色水杯,一片翠绿色的图案贴在杯上。他缓缓喝下几口水,润润嗓子,接着讲下去:
“受到神明的信仰与原子论世界观的影响,古时的医学分为两种,一种诞生在神庙。与之相对应的是生命平衡学说,即健康的精神令身体强壮,竞赛升华精神,因此古时王国倡导运动,运动会是王国仅次于祭祀的庆典。”
“另一种与原子学说紧密相连,由其衍生,称作体液病理学。土、气、火和水四种元素分别同人体内四种液体对应,这四种液体分别是黑胆汁、黄胆汁、血液和粘液。四种液体的混合物决定人的性格与健康。当四种液体恰到好处地平衡时,人便健康,否则就是病态。这种思想至今还有很深的影响。”
“一种认为精神决定身体,另一种认为身体是基石。两条道路背道而驰,今天,已经发展成两种完全不同的体系。注重精神的一派称作神秘学,注重身体的称作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