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 混战与胜利

而主力战场那块,前两股德意志骑兵更多的是为了自保而拔刀,为了突破太平军精锐掷弹兵重重包围而努力……

混战扔在持续着,一股德意志骑兵拥有数千人,本就比两个不满编的太平军步兵团多,虽然之前被榴霰弹、铅弹和手榴弹消耗了不少,但人数也和守卫的太平军精锐掷弹兵不相上下,而骑兵在混战中,居高临下,本就拥有一定的肉搏优势,骑兵可不光光只在冲锋时可怕!

所以说,炮兵阵地这块的战斗,德意志骑兵还是占据微弱优势的,但随着血战时间的推移,不断有小股太平军精锐掷弹兵赶到这处战场支援,胜利的天平距离德意志骑兵越来越远。

最终,不甘心的第三股德意志骑兵指挥官战死后,剩余不足三成的德意志骑兵终归是没能突破到12磅山地榴弹炮身前。

太平军死战不退的士气,再次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在击溃了德意志联军步兵主力后,太平军精锐掷弹兵面对三股突袭而来的总数足足超过两万的大批德意志骑兵都如此费力,要是弗雷德里克的作战计划真的成功了,或许,今天这两万多太平军精锐掷弹兵就要成建制被歼灭在这里了,就好比曾经驻守在波兰王国的太平军一般。

死忠士气并不是无敌的,拥有绝对的兵力、火力优势的大批精锐部队围殴,还是可以将所有的太平军杀死的。

战斗到黄昏落幕时结束,不是双方完全分出了胜负,而是夜幕降临后,无法再像白天那般清晰的看到敌人位置鏖战,残存的德意志骑兵少许向太平军投降,其余部分则趁着夜色逃离了战场。

当然,是零散逃离的,德意志骑兵已经完全失去了建制!

德意志骑兵之所以没有全面投降,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德意志骑兵质量过硬的缘由。

胜利来的虽然晚了一些,但太平军到底还是完美击垮了德意志的联军主力,自此,东普鲁士再无一支大规模武装拦在太平军面前。

“前进!不准后退!前面就是太平军的统帅所在,击垮他们,我们就胜利了!”

饱受12磅10门山地榴弹炮轰炸的第三股德意志骑兵军官们,声嘶力竭的呼喊着,驱使着被榴霰弹炸的四处乱跑,士气下跌的骑兵。

骑兵本就是比步兵高一个级别的兵种,拥有更好的待遇和工资,自然也是选择更优秀的士兵担任,并且,不少骑兵本身就是原本的德意志骑士带着自己的扈从骑士整编而来的,战斗的勇气远不是平民训练而成的士兵可以比拟的。

原因很简单,平民当兵主要是为了赚钱和生存,但骑士和他们的扈从,则有着一份属于自己的荣耀。

如果真的能获得胜利,平民士兵顶多就是多获得一份战利品,但骑士军官却可以获得更进一步的机遇!

骑士扈从,在自家骑士老爷晋升后,自然也会受到提携,贵族和骑兵扈从的关系,与东方古国的家将亲兵有些类似,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不过,这种关系虽然能让士兵们拥有更高的战斗士气,但培养起来耗时太久,随着近代中战争越发频繁,火器大量普及,战场伤亡率直线上升,传统的职业士兵已经入不敷出,只能大量征召平民,而想要让平民拥有更高的战斗士气,自然也有一套鼓励人的说辞。

以前是宗教洗脑,后来则是各种各样的民族、忠君、爱国等思想的结合体和变异体。

鼓舞方式的进步,思想的进化,让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到战争中来,被政治家们称之为‘人民的觉醒’,结果,战场越打越大,武器杀人的效率越来越高,伤亡也是居高不下,直到一颗原子弹爆炸,打破了常规战争的固有规律,流血和牺牲的精神,彻底被科技碾压,才制止了战争频繁的局面。

人类的骨子里,就充满了暴力等负面情绪,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战争总是伴随文明发展的原因。

人类世界哪怕进入相对和谐的‘核平时代’,同样在局部地区反复爆发着战争,只不过,21世纪的战争口号不再是掠夺与征服,而是民主与人权……

道理这种东西,是永远站不住脚的,无论是国家间还是社会上,存在太多太多不讲道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人人平等的宣传口号,却还是要在老板和领导面前低声下气甚至大搞肉体‘上位’,为了客户一个单子出卖自己能出卖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