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大威力火炮被发明出来之前,攻城战被划为最艰难战斗的原因之一,除了个别因为守城方内部原因成功的夺城门和奇袭案例外,常规的攻城战往往只有两种方法:围困到城内粮草绝迹守城方自行崩溃;不断进攻消耗守城方士兵的生命和体力以及最重要的心气神,俗称士气值!
粮草绝迹是绝对不可能的,无论是俄罗斯帝国远征军的高层还是波兰主力的统帅都清楚,太平军绝不可能坐视基辅城被围困超过一年时间,他们想要拿下基辅城只能用第二种方式,而在数个月的鏖战中,奥斯曼苏丹亲兵的作战意志给了俄罗斯帝国远征军和波兰主力高层大大的‘惊喜’。
如今他们只剩下消耗敌军生命来达成目的的方式了……
至于挖地道炸城墙等破城方式,在军事要塞中,只要防守方提前有准备,比如说派人时刻监听地下的动静,在对方挖地道的时候反挖过去一个洞,然后用烟熏火燎水淹等方式将对方的地道破坏等等,就可以防止大当量黑火药炸毁城墙。
而放置在城墙底下炸城的方式,对于立体化交叉火力多层护墙的要塞和城防体系完善的大城而言,也是高消耗低效率的方式,这就是星型要塞堡垒的精髓。
火炮的出现也让人类的城墙变得多样化,相应的出现了改变,如同中世纪那种黑火药一炸就破的简易城墙,对于近代新近改造的军事要塞和大型都城而言,已经不好使了。
基辅城外的小型卫城要塞上,手持长柄斧钺的俄罗斯士兵力大势沉的朝前方砸劈过去,手持土耳其弯刀的奥斯曼苏丹亲兵则充分展示出自己身经百战磨练出来的刀法,辗转腾挪避开动作粗野力量巨大的斧钺,砍向俄罗斯士兵身上空出来的要害。
近战中,俄罗斯士兵使用的由伐木斧逐渐改进而来的长柄斧钺使用简单,攻击距离长,杀伤力大,即便是普通的木盾格挡,只要用力也可以连人带盾劈开,可以说,十分适合人种平均身高占据优势,且新兵居多的俄罗斯军队。
这种长柄俄罗斯斧钺即便是一名刚放下农具的俄罗斯农夫也会使用,毕竟大部分俄罗斯农夫都有使用伐木斧劈柴的经验,换成大个更锋利的长柄斧钺,不过是将柴木对象换成了人罢了,而且人体的目标显然比柴木更加容易劈砍。
这就使得俄罗斯那未经过多少训练的民兵性质军队,上了战场后只需要有一定的勇猛和士气支撑,就能发挥出不错的战斗力!
正因如此,俄罗斯军队中十分冲上勇武和近战肉搏,随着操作简单的火枪大批配备,俄罗斯军队连远程火力这块短板也被铺平了,这就是俄罗斯军队在近代历史中国家经济始终不算上乘战斗力却一直不错的根本原因。
然而,俄罗斯士兵长柄斧钺的近战优势也是相对于普通敌军士兵而言,面对身法灵活战斗经验丰富的奥斯曼苏丹亲兵精锐后,就显得有点不够看了。
奥斯曼苏丹亲兵不光个人战技很好,还会相互之间的配合杀敌,只知道横冲直撞拿斧子直来直去劈人的俄罗斯士兵,在他们面前显然占不到任何好处。
不得不说,基辅城至今没有陷落,跟奥斯曼苏丹亲兵的近战肉搏能力密不可分,如果拿出奥斯曼苏丹亲兵跟太平军精锐火枪手单对单拿刀子肉搏,胜利的必然是奥斯曼苏丹亲兵,太平军精锐火枪手的忠诚度虽高,但他们的战斗技能更多体现在熟练的火枪使用度上,近战能力也就比普通士兵强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