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军田拢人心

这就导致了一种普遍现象——大量的青壮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终日劳作,且只能获得勉强糊口的食物,他们大多数人从小到大没有接受过任何基础教育,遍地文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书写,除了宗教信仰外,他们对外界的很多常识储备也十分匮乏,见识短浅的让人感到可笑!

相对而言,反倒是城市中的穷苦市民阶级思想更先明一些,这些市民阶级也是反对天国统治的兵源基础区,因为他们的人身自由没有受到太多禁锢,能享受到一定的‘民族福利’,同时对宗教的理解能更深一些,对异族统治的抵制感强烈很多。

正因如此,基督教兄弟会起义爆发时,最先沦陷的是那些城市和发展不错的小镇,市民阶层才是义军的主体,至于被拉入叛军的农奴,不过是后期为了糊口饭吃盲目的随大流之人罢了。

我们太平军进驻立陶宛地区摧毁了这种封建领主制度,且消灭了大批反抗我们的贵族,加上基督教兄弟会的起义,立陶宛地区那些投靠我们的荣誉贵族也损失殆尽,这就给我们天国留下了一批宝贵的财富——一群年轻力壮却思维简单的农奴!

这些农奴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吃饱穿暖然后生孩子,他们由于长期受到封建贵族的剥削,对于生活资料的需求标准极其低下,并且精神层面的自我认知概念十分浅薄。

基本上,只要给他们一口饭吃让他们在冬季有保暖的衣物,就能轻而易举的获得他们的恩情。

当然,这种吃饱穿暖的恩情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消减,所以臣下用了一个长久且诱惑力更大的‘收买方式’——土地!

臣下在天国统治区内封建领主留下来的土地上普遍实行了军田制度,臣下对那些无知愚昧的农奴降低了条件,只要改信太平教义并会几句简单的日常交流的汉语即可加入民兵部队,获得军田,且一个家庭里,加入民兵部队的适龄男性青壮数量越多,获得的军田质量越好面积越大。

并且臣下好公布了军功奖励田亩的制度,来鼓励进入民兵部队的这些农奴子弟兵训练和战斗的积极性,至少,保证他们不会莫名其妙的被策反倒戈。

他们的军田来自于天国,天国倒塌就意味着他们的军田很有可能被收回,封建贵族的模样这些受压迫的农奴心里最清楚,我们只需要稍加宣传就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效果。

即便农奴中也有宗教死硬分子,抱着基督教的信仰死不悔改,不愿意加入天国民兵体系,但他们会连同原本耕种的田地都失去,短时间内或许看不出什么,时间一久这些失去生活来源的死硬分子只有两条路可走——落草为寇或者是在活活饿死之前改变初衷!

这就是天国需要在乡野之间维系一定数量民兵治安部队的原因,那些不肯改宗的农奴为了避免天国的迫害,很多人已经携家带口的逃到了深山老林中,为了保障那些加入天国民兵体系的当地农夫的军田利益,我们必然要维系一支庞大的民兵治安部队。

当然,这对于天国来说也是一种良性循环,当更多的土著白人看到军田的安全性后,就会放下最后的顾忌加入我们的民兵,而有了更多的民兵,我们的治安力量变得更强,就可以有更多的兵力去干其他事情。

正如臣下之前说的,在不影响乡野治安的前提下,我们都可以拉出来上万土著民兵部队,如果暂时抛弃乡野治安问题,拉出5万人也不在话下,毕竟我们是要打仗的,即便那些民兵心中不满,他们在加入军队的那一刻,也应该明白早晚有这么一天。

至于将乡野治安部队调走后会发生什么,那些调离的白人民兵在战时是不可能知道的,等打完了仗我们获得了胜利,那些白人民兵知道与否也不会对天国的稳定造成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