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帝国中,监军督察这种战时监管位置权利并不大,比起东方国度监军那夸张的权利嘴脸,俄罗斯人的监军顶多也就是一个可以打打小报告的小人物罢了。
原因很简单,就算小报告能顺利送到曾经的莫斯科大公手里,他也不可能一道命令将没有战败罪责的前线贵族将领撤职,在中央集权方面,西方人做的远远不够。
在这里,所谓的监军更多的是用来防止前线将领叛乱的迹象,有意思的是,真正想要叛乱的贵族将领,往往会第一时间轻松无压力的除掉这种没多少实权的监军……
因此,安德烈的督察总管的身份在远征军里根本不算什么,他能对远征军指手画脚唯一的原因是他在俄国沙皇身边的重量!
俄国沙皇才是真正让杜马大贵族忌惮的存在。
安德烈在得到太平军很快就会解决基督教兄弟会制造的起义叛乱,很有可能挥兵南下支援基辅城后,立刻找到了门捷罗夫将军商讨接下来的战事规划。
无论俄国沙皇的势力和杜马议会的反对派大贵族有什么矛盾,至少在夺取基辅大区的目标双方是一致的,安德烈是站在俄罗斯帝国的利益上与门捷罗夫将军商讨,结果自然要顺利得多。
只要拿下基辅大区,俄国沙皇的实力和杜马议会大贵族都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共同利益自然可以短暂压下长期矛盾。
于是,俄罗斯帝国远征军在后方攻城重炮还没有运抵之际,率先对基辅城外围的防线发动了强攻,基辅战役在俄罗斯帝国的作战计划里,整整提前了一个多月!
门捷罗夫将军领导的俄罗斯贵族骑兵军团,加上俄罗斯帝国一个射击军团,近5万战兵组成了俄罗斯帝国远征军主力,这种实力不可谓不强,俄罗斯帝国这次也算是真正拿出了老底对基辅地区势在必得!
其中射击军人数虽然只有不足两万人,组成部分是来自俄罗斯帝国各个地区的市民射击军,只有少量的莫斯科射击军精锐充当少数高等军官的卫队,但他们全员配备火枪武备齐全且受到过统一军事训练的战斗素质,让他们保持着不错的战斗士气。
俄罗斯帝国的射击军最先组建于伊凡雷帝时期,为伊凡雷帝的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射击军也自此披上了俄罗斯帝国正规军的外衣。
只不过,这个时代的俄罗斯帝国并没有明确的野战部队和地方治安部队的划分,射击军的兵源几乎全都来自于城镇的市民阶层,除去莫斯科城的射击军因为莫斯科市民的忠诚度和高素质加上充足的军饷供应,显得很能打外,其他地方的射击军也就是后世中类似警察与正规军之间的机构组织。
他们平日里负责地方治安警察的任务,同时听从地方政府辅助行政部门进行‘暴力执法’,战时则响应莫斯科首都的征调,前往集结点组成一个个战时军团编制。
由于俄罗斯帝国各个省份地区的富裕程度和民勇程度不同,各个地方的射击军‘质量’相差很大,即便是同一个地区的射击军中,也有能战之兵和民兵的区别。
他们都叫做射击军,但战斗力差距是很大的。
这一方面,莫斯科城的统治者心里自然有数,因此,对外战争时期抽调的地方射击军,都会特意派人去甄别真正能打仗的士兵,而不是找一群连武器都配不齐的泥腿子来。
在‘精挑细选’之下,进入基辅地区开疆扩土的射击军兵源素质还是不错的,要不是俄国沙皇为了保护自己的王位,特意将忠于他的莫斯科射击军主力全都留在了莫斯科城中,这支远征军的质量还会上升一个层次。
只不过,俄国沙皇这种大批抽调地方市民射手军精锐的做法,势必会降低被抽调地区射手军的整体战斗力,特别是距离基辅地区很近的斯摩棱斯克领地,维尔荷夫领地,诺夫哥罗德领地等地方城市,因为距离关系,是抽调射手军精锐的重点地区,这样也可以节省射手军士兵聚集的路途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