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远山村事件(上)

两人一句一句地吵起来,局面快要控制不住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年轻人清脆的嗓音:

“二位,看在我日清的面子上,还请住手!”

日清?

是一向宗的日清大师啊!

听了这个声音之后,原本即将动手打起来的藏马和熊吉都老老实实地依言停下手脚,尽管还是彼此怒视。

其余的人纷纷转身过来礼貌地打招呼。

“大师您好!”

“大师今天怎么有空来?听说您是去了黑谷村啊!”

“大师您快劝劝,这两人是真吵起来了!”

迎面走来的年轻和尚微笑着逐一回应。

这个日清,可不是一般人。

他是随着平手家任命的上樱城守将汤川直春一道,从纪伊来到阿波的。据说是石山坊官下间赖廉的徒弟,出身比之妙玄寺的厚道大师,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两个僧人的行为作风是截然不同的。

厚道大师一向是锦衣玉食,眼高于顶,整日只在禅房里研究诘屈聱牙的晦涩佛理,只有武士老爷求见才会接待,寻常百姓不给个十贯五贯的香油钱,是完全沾不到衣角的。

日清大师却是穿着粗布僧袍,到田间与农人同吃同住,和颜悦色地教大家念“南无阿弥陀佛”之类的简单口号,说这样就可以在来世得到福报,也不强制要求捐钱。

所以,前者布道几十年,依旧只在上层阶级里厮混,后者才来了两三个月,便以获得底层人民深深的好感。

当下,日清大师走到熊吉和藏马身前,心平气和地劝说到:“相处虽然不久,但贫僧知道你们都是好心人,只是因为性情不一样,容易产生无谓的冲突,不要放在心上。”

“大师说的是。”

“大师教训的是。”

两人都面红耳赤地低头认错了。

“这就好,这就好。大家一定要团结。”日清大师满意地点点头,“世道艰难,只有众志成城,才能渡过难关。你们究竟是为何事而争吵的?可否说给贫僧听听?”

“其实是这么回事……”熊吉摸着脑袋不好意思地开始讲述今日发生的事情。

而年过花甲的藏马顿时想到,日清大师好像来历不凡,能不能请他出面,稍微约束一下远山父子的恶行呢?

远山家的金次郎二少爷带了武具,叫上伴当,随意编了个名目,便在村里挨家挨户地踹门,要求缴纳临时增加的课税。

他本人是身披胴丸,手扶利刃,左右还跟着两个狐假虎威的狗腿子,也都配着刀枪。如此阵仗,农人们怎么敢反抗?

难道还能抄起锄头和草叉造反不成?

从东头到西头,三十几户人家,只花了一盏茶的功夫,就榨出三十余贯的资财来。大部分人老老实实破财免灾,少数一两个脾气犟的,根本不用二少爷出马,自有两个狗腿子出马,拳脚棍棒伺候,打得鼻青脸肿,然后农妇便痛哭流涕地跪在地上献出铜钱祈求原谅。

一阵鸡飞狗跳之后,远山金次郎颇觉志得意满。

这群泥腿子,整天就知道叫穷,都特么是装的!这不是家里都有钱吗?不少屋子角落里藏了数以十计的永乐钱,甚至还有些人攒着碎银子。

也不想想这玩意儿是你们下等人能消受的吗?

远山金次郎将大袋的银粒和铜币数了一数,向其父回报说:“征收一次就凑够了!我这就送到妙玄寺里去,给厚道大师看看!”

接着找了一个跟班当苦力,便火急火燎地上路了。

却始终没提具体收了多少钱。

三十一贯零七百文,除了给庙里的二十五贯香油钱,还能剩下接近七贯出来!这可是一笔大钱啊!

待会顺路到了繁华的胜瑞城下町,到南蛮寺里布施一番,买些精致的礼品送给神崎亚莉亚小姐,再花几百文请她去附近最好的酒屋打打牙祭……

一想到这,只恨不得生出翅膀来,赶紧飞到佳人身边去!

远山大五郎诧异于幼子一反常态如此积极于正事,只觉得臭小子终于长大懂事,内心欣慰无比,完全不疑有他。

他本是个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老狐狸。然而一旦陷入父亲的角色,被溺爱情绪所影响,那也就跟世界上所有的糊涂蛋没了区别。

已经五十多岁的大五郎,垫着脚前倾着身子,站在院子门口目送儿子远去,口中不住念叨“注意安全”“别露了浮财”之类的话,直到视野里完全见不到人影,方才缓缓转身,走回房里。

“这孩子毕竟是长大了些,总算知道操持家里的紧要营生了!倒也该早日为他找个门当户对的贤妻,免得总被那个红头发的南蛮妖女勾了魂。”

喃喃自语之余,远山大五郎一边在自家庭院里寻了个板凳坐下,吩咐仆役端来茶水,同时仔细思考今日之事的得失。

反复琢磨之后,他渐渐皱起了眉头,反复摇头,心中不安。

以前不管是吃了绝户还是睡了寡妇,都是不会有苦主出头的。摊派赋税徭役时做的手脚,那也是拉一派打一派,发动群众斗群众。不像今天是犯了众怒,把十几家小农、二十家佃户都得罪了个遍!

还是太急切了。

然而这局势,你没法不急啊!

明说了三天之内必须把二十五贯香油钱交上来,你待如何?

妙玄寺日莲宗的厚道大师,身份可不一般,平日与侍大将、足轻大将一级的家臣,也是惯常谈笑风生的。倘若开罪了这位高僧……把你家祖宗灵位扔出别院,让你丢个大脸还是轻的,若是在贵人们面前说几句难听的话,搞不好就能弄死你。

相比之下还是宁愿得罪村里的农民们……但是得罪太狠了也不行,万一有几个年轻气盛的咽不下这口气铤而走险呢?或者是跑到胜瑞城门口去喊冤写血书?再不济全家老小一块逃走到别的领地上讨生活,那也很令人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