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尉:司马、军侯
中尉:军侯、曲长
少尉:屯长,另外五丈原学院毕业生一旦毕业立即获得少尉军衔。
士兵方面,从低到高分为新兵、执戟士、执锐士、破阵士四级。
以上军衔,按照规定三年一考(士兵是一年一考),考核通过便可晋升。晋升之后除了肩章、服饰变化之外,更多的是俸禄的上涨和后续职务的升迁。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地位的提升和自我军人身份的认同。
当然,虽说破阵士与少尉之间并没有绝对的鸿沟。但是你从一个士兵升级为军官,那就有了指挥的职责。要做指挥,你不识字,看不懂上峰传来的命令。脑袋愚笨,无论怎么学习都记不住旗号的意义……那这个军官你还是做不了的。
但是呢,你虽然文化不行。却是一个英勇杀敌的好兵。那这样的士兵虽然不能做军官,但却可以做兵王。所以,破阵士之上,还有各级军士长的军衔。总之,一级军士长的待遇可以和少将敌体。也算不亏待这样的特殊人才了。
第四道命令:殖产兴业令。
这是为了在将来对世家大族动手时,避免世家大族利益受损太多,又找不到新的生发门路,只能拼死顽抗的情况出现。而专门提前发布的一道命令。
具体内容是:
其一,划定新成立的大雍州为国家手工业基地和未来的工业作坊基地。在这个区域内从事各类产业,在税收上有着极大的优厚补贴。
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要人为的催生出一个强有力的经济、工业中心。以此加强中央政府的力量和对周边区域的吸引力,防止后面的分裂主意抬头。
用后世朱尔典形容民国乱世局面的话就是:中国没有成套重工业,更没有全国性的重工业中心,所以军阀要独立于中央之外生存变得非常容易。
所以关彝和刘谌一开始就说明:组建大雍州(陕西南部,河南大部以及山西内蒙古矿产集中部,这是汉末三国时代华夏最精华的区域),在大雍州里不分封任何诸侯,并且把各种产业都尽可能的集中到这里。
其二,开放部分民生用品,如肥皂、蜡烛、高度酒、牙膏、牙刷等的生产技术。欢迎各个世家投资并在大雍州之内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