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也不费话。
不降?不听招呼?
好哇。接着轰。看你的骨头到底是真硬还是假硬,真硬又能有多硬
直接上毒气弹毒你们,看你们躲在城垛下能不能逃过打击
妖魔鬼雾一样的毒气一上,负隅顽抗的夏军立即就蒙了,吓傻了,鬼哭狼嚎幸运没事的纷纷跑步出城投降。
几乎是片刻间攻克了此城,大军扑入城中清剿顽固不化者,清剿本城贵族和官吏,抓捕搜集工匠医者等帝国最重视的实用人才稳定了占领后,赵岳连伤兵在内共留下一万人马留守和负责后续事,其余九万人稍休整一晚后立即又集中兵力扑向阻碍直接杀奔西夏首都的下一城一座座几乎对海盗军实力一无所知的夏国城池在炮火的凌厉攻击中沦陷
不到十天时间,赵岳带领大军连破城休整带赶路却赶到了西夏京城——兴庆府。
此时的天庆府城中已经挤满了被西夏王李乾顺及贵族要员等紧急聚集起来的京城附近能用上的所有百姓和军队。城上做防御的军民无数,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全是涌动的人头,看来是准备血战到底,国若不保就玉石俱焚。
赵岳来到城下仔细观瞧后也准备好好打一场攻坚战。
他丝毫不犹豫,立即下令照样炮击,并且要以最猛烈的炮火与毒气在最短时间内击溃敌人的抵抗实力和决心。
超时代武器的威力同样把西夏京城的军民几转眼就吓得崩溃,有的甚至精神错乱,只发疯叫嚷妖怪魔鬼”
但,天庆府的所有城门都被提前堵塞了,炮击开的城门后露出的是石头巨木和麻袋装的泥沙,破了城门也冲不进去。
赵岳见此大急。
他不是怕杀不进去,而是怕耽误了时间,李乾顺等一看城指定不保了,自己指定逃不了了,会纵火烧王宫烧粮仓
王宫毁了,赵岳并不在意,一座奴隶制小国的宫殿文物而已,夏国积累的财富精华毁在大火中就可惜了。
就在赵岳急怒喝令加紧轰开城门洞,并且调整大军攀城强攻最快杀入城中阻止焚烧时,万没料到李乾顺降了,举国投降。李乾顺带着在京城的所有文武和贵族之家的要员一齐整冠开通了城门洞出城投降了。
“你海盗讲信誉。守信天下第一。你们有说法,降者不杀。本王投降。你不能再加害于我王族,也不能再祸害我夏国百姓。我为夏国万民的生死之忧而降。望你们海盗也懂这种人性慈悲与君主爱民情怀”李乾顺的形象并不狼狈,仍保持着王者的体面与风范,只有眼神中充满着沮丧、不甘心与愤恨绝望,话却说的理直气壮,振振有词。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唐僧。何况赵岳此时骑的晋王察哥的红马,更不是唐僧了。
聪明的大白马,赵岳体贴它的辛劳与功劳,此时既不驮物也不载人好不轻松的陪在主人马侧就行。
对李乾顺这种一点招呼不打说降就立马自说自话地出城投降的举动,赵岳也有些无语了。
这特么的比赵佶父子投降还果断,比赵佶父子还无骨
不过再一想也是。
李乾顺不想与国同休,想活下去,就不得不如此干脆利落地投降,否则海盗炮火与大军转瞬就会杀进去,那一切就晚了,投降不投降都一样了,海盗也不会在乎他想不想投降。毕竟这不是那种能磨叽时间讲点皇家体面和投降条件后再投降的金军冷武器攻城手段。敢磨叽,下场只有一个——被海盗转眼攻入城中不分贵贱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律屠杀掉。
海盗正式入侵西夏国不到十五天,西夏国就在事实上灭亡了
被杀得彻底丧胆,也逃得战马精疲力尽眼见逃不掉的夏军或为活命自愿的或在那都汉这样的大将号召下投降了。
那些死忠者、凶狂桀骜不驯者、家族利益和夏国及党项族捆绑在一起的大势已去仍不肯放弃抵抗的高官豪族者想凭着战马的优良和骑术与武力的精湛妄图逃到贺兰山弃马钻入山中潜逃,多半死在追射中,只有极少数成功跑到山前钻入山中。
夏军马步精锐共十七万兵力,一战折损了九万多,其中步兵占了绝对大头。无论是骑是步,都多是在溃败的乱军中被自己人杀死或骑马撞死的。幸存的伤者几乎可算没有。
因为在二十多万骑兵的奔腾践踏中,凡受伤无力躲避的或落马的都会被铺天盖地的战马必然踏为肉泥。
这种战场残酷对海盗骑兵也是一样的。
千万别落马。落马就等同于死亡。除非你有时迁那样的机灵与轻功,或有赵岳那样的强悍,能及时再跳上马。
可惜,就算是身手高超的西夏大将也没有那种能力。身着重甲,不可能在高速奔腾的战马上倒霉落马了还能再及时上马,多半直接就被暴风般卷过的战马群撞飞了,转瞬就淹没在烟尘滚滚的狂潮中。
需要多说一句的是:投降不杀并不是绝对的。
至少在此战中不是。
象大将言振国等汉奸大将全都在契而不舍的追击中坚决斩杀了,识趣知机及时投降也没用,海盗只当不知。
赵岳最恨汉奸卖国贼,是决不会容忍汉奸得以继续活下去甚至能摇身一变继续领着家族荣华富贵。
对本国本民族一不满了就投靠异族,帮助异族反过头来比异族更凶残更积极地屠杀抢掠本国本族,这种恶劣的汉聪明人习俗坚决不能容忍。这类人,有一个杀一个;有一门,杀一门;有一族,就杀一族。决不手软。
在赵岳眼里,任何理由也不是背叛本族帮助异族反过来侵略祸害本族的理由。
在海盗帝国的民众信念中也有这方面最严厉的警告与要求。
有事说事,有什么委屈,有什么过不下去的,有什么不满意的你说出来,合理的总能得到及时解决。
这样还敢背叛,还敢从异族那奢求更多的,那就是该死了。没什么可原谅的。
对俘虏的这些夏军,在收缴了武器战马,驱使着打扫了战场,并从中看出内心并不真老实了的俘虏也杀掉了,烧掉了全部尸体和不要的马尸,后,包括大将那都汉在内,赵岳下令立即全都放走了,并且给了些食物让其能穿越贺兰山后的那片戈壁,回到夏国有人烟的地方能找到吃的,能活着返回他们各自的家或随便什么想去的地方去。
”回家去吧,和家人准备好等着离开这片贫瘠苦寒之地,迁移到海外我们那的四季如春的富饶宝地去。“
”要劝告的是,不要想着夏国完了就往西逃往北逃那是死路一条。回鹘人是怎么仇恨你们的,你们都清楚,西去,没了强大的夏国军队捍卫,你们只有死。辽国,被我们抢光了,穷得正恨不能来抢光你们夏国呢,你们若是逃往辽境,却是正好如了正发疯到处拼命抢掠的辽军的意。我可以保证你们谁去了也注定活不过这个冬天。老实在家呆着等结果才是聪明人该干的事。当然,你就是回去又加入军队选择继续和我们对抗,那也随便你。呵呵,该死就休怨别人“
夏军俘虏们茫然地走了,远离了海盗很远了,心神也没恢复正常,头脑混沌,云里雾里,不少的还只以为自己刚刚经历了一场太真实的恶梦
赵岳瞅着这帮游魂一样的俘虏消失在远处,知道这帮精锐已经废了,至少是再没勇气和海盗对抗。
这场太无力太无奈的惨烈战争,情景和强烈的刺激感受怕是会在绝大多数夏军心中存在一辈子,致死也忘不掉,甚至会在临死回想这一战仍不免惊恐战栗中当成遗言遗事传告给儿孙
再看看从阵亡将士脖子上身上收回的小小身份牌,堆了一堆,怕怎么也有三四千个,赵岳的目光又变得沉重了些。
尽管相对如此大胜,只阵亡了这么点人手,折损应该不算什么,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但赵岳的感受与沉浸在大胜喜悦中的军汉和将军们不同。
生命是最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