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就摇了摇头,又挠了挠头,这他可玩不起。
阿芒也实话实说地道:“这两天是多亏十八兄同钱大哥抬举了,到底怎的个景况,我们这心里还真是没数儿……”
只今儿似乎照样没甚的数儿,黄昏辰光,阿芒同丫头一脚刚刚迈进“楼外楼”,就有这两天来已经混熟了的堂倌过来告诉他们,说是“福寿堂”的丁朝奉正在寻他们。
阿芒一听这话儿,心里就隐隐有了预感,随后同丁朝奉一碰面,果然是想同他们谈桩买卖:“想同两位小哥打个商量,能不能匀些茶食与我……”
丁朝奉是诚心诚意的,庄馆这一行当,多的就是不成文的规矩,其中就有一条,譬如熟客到店,按着规矩是必须要有一道外敬的。
大概其那意思就是给您这桌添一道菜,若是看您这桌上点的菜色都是比较重口的,那就外敬一道轻口的。但绝对不能是那种不起眼的小玩意儿,还得是店里拿得出手的。堂倌一般还会跟一句:这是店里新添的,一看各位都是懂行的,掌柜的特意让各位指点指点云云的。
说白了就是为了留住回头客。
而丁朝奉深思熟虑之后相中了颖娘制作的这一味“葭草吐绿头”,实则就是想把它拿来当外敬。
这也是丁朝奉同他身后的大掌柜实在没办法的事儿。
“福寿堂”经营数十载,自然有自己的一套外敬。因着冬冬夏夏一应锅子都是咸口的缘故,就特别热衷以甜食为外敬,冬有热羹夏有冰碗,一向都能收到食客的称颂。但有一则,基本上没有出现过甚的粉面果子。却不是“福寿堂”没有这个心,而是来来回回磋磨了十来年,都没能找到像样的擅长制作粉面果子的大司务。
不过这也实在是“福寿堂”一贯要求不低的缘故,要求应时应季还则罢了,还要求不但要同他们家的格调相匹配,最好还要同各色锅子在气韵上相辅相成。
可他们家从来都是出了名的风雅,一个锅子都要做出花儿来,就算重金请来了擅做船点的大司务,可船点似乎就该在船上吃,摆在岸上,总叫人感觉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