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一转,变得与之前那些神神叨叨的妖魔鬼怪神仙,全无联系,主要说的是一个叫做高俅的人的发迹史。
在这个世界,宋哲宗、宋徽宗时期,并没有一个叫做高俅的人。
对于书迷们来说,高俅是一个完全虚构的人物。
在前世,高俅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但真实历史中的高俅,与《水浒传》中的高俅,或是其它文学作品的高俅,有着很大的区别。
在正史中,关于高俅的记载非常少,《宋史》里面,甚至没有任何关于高俅的记载,只是在《徽宗本纪》里面,有一句关于高俅的记载,“高俅,在政和七年正月被任命为太尉。”。
正史中既没有对高俅进行赞美,也没有说明此人是一个奸臣,或者作恶多端的人物,高俅在真实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太出名的人。
不过,随着《水浒传》等文学作品,以及坊间百姓不断的加工,高俅渐渐升级成为了,影响力能够和童贯、杨戬、蔡京、梁师成等著名权臣相提并论的人物。
高俅就这样成为了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但事实上,真实历史中的高俅,并不是一个奸臣,或许说没有证据证明高俅是一个奸臣。
正史中,宋徽宗时期的“北宋六贼”,分别是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和李邦彦,并没有高俅。
甚至因为时人对高俅有过“大节无污”的评价,高俅还能勉强算作是一个好人。
……
现在,对于这个世界的书迷们来说,他们看到的是《水浒传》中的高俅。
文中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高俅的发迹史。
他因为踢得一脚好的气球,被端王看中,做了端王的亲随。
后来,哲宗皇帝驾崩,端王即位,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宋徽宗。
端王做了皇帝,成为了宋徽宗,高俅自然就该发迹了,被宋徽宗任命为殿帅府太尉一职。
之前的高二摇身一变,变为了风光无比的高太尉。
而《水浒传》的故事,到现在才算是真正的开始。
……
李凡的《水浒传》即将开始连载,外界不同的人,对《水浒传》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和态度。
而不管外界众人有着怎样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三天之后,《水浒传》正式开始连载。
连载的方式依然是在微博上进行连载,外界对这种连载方式已经非常熟悉了。
上午10点,凡是关注《水浒传》,且能够抽出时间的人,全都准时登陆进了李凡的个人微博。
尽管书迷们对以“起义”为题材的作品,并不怎么感兴趣,但既然作者是李凡,他们没有不看的理由。
《水浒传》的故事,正式拉开序幕。
故事背景是宋朝,北宋嘉佑三年。
首都开封瘟疫盛行,民不聊生,当朝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上奏书,希望仁宗皇帝“释罪宽恩,省刑薄税,以禳天灾,救济万民”。
所以,仁宗皇帝就专门派遣了,殿前太尉洪信到江西的信州龙虎山,宣请天师张真人到朝廷来祈禳瘟疫。
洪太尉到信州了贵溪县,游览上清宫伏魔殿时,不听劝阻擅自打开了伏魔殿的殿门,掀开伏魔殿的那块大石碑、再掘开了大石龟压着的一块青石板,“石板底下,却是一个万丈深浅地穴,很深很深,万丈深浅的地穴,只见刮刺刺一声响亮,那一声响亮过处,只见一道黑气,从穴里滚将起来,掀塌了半个殿角。那道黑气直冲上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
据说,这就是“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一共一百单八个魔君”的来历。
这便是《水浒传》的开篇,开篇的故事神神叨叨,还出现了妖魔、真人等。
这让一众书迷们颇有些疑惑。
难道,《水浒传》的故事与神仙妖魔有关?这应该不可能吧。
不说李凡之前说过,他暂时不会再创作神魔类的作品,单就“起义”这种题材,它就不可能与神仙妖魔产生关系不是。
但《水浒传》这开篇是什么情况?所有的书迷们都很疑惑。
那些心里不屑的编剧们,看到这样的开篇无不哈哈大笑,他们果然没有猜错,李凡并不是所有题材的作品,都能够写得很好。
至少现在这种以“起义”为题材的作品,李凡就不擅长创作,连妖魔鬼怪神仙们都出来。
“他该不会是打算把“起义”这种题材,创作成为一部神魔类作品吧?”编剧们在心里如此想到。
越想可能性越大,越想越觉得幸灾乐祸。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李凡这一次丢脸就丢大了,王进也会明白,他选择找李凡合作,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