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章 静夜思

“这样,真好,”马灵倚着冯一平。

“是啊,真好!”冯一平一时间都忘了自己之前在想的问题。

马灵看到冯一平刚才舒展的眉头,又蹙了起来,“平,你究竟在想什么?”

“没什么,”冯一平拥着她,慢慢的朝前走,“有时候,我只是觉得,我的一些坚持,是不是值得,”

原本,他还有一条更轻松恣意的路可以走,大把的赚钱,大把的花钱,花钱买豪宅豪车私人飞机游艇,花钱泡女明星集邮超模……

尽管走那条路,他可能不会有现在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赢得这么多人的喜爱和尊重,但至少不用像现在这样,背负这么多的负担。

“这个,”马灵皱了皱眉,“我觉得完全不是问题啊,你认为值得,那就值得,”

“因为我觉得,除了你自己,其它人没资格对你进行评价,”

“呵呵,”冯一平抱住她,“有你真好,”

马灵也紧紧的抱住冯一平,感受着他身上的温度,感受着他的心跳,整个人有些迷醉,“我也一样,”

夜色温柔,两个人在院子里,就这么或停或走,就像那些处在热恋中的男女一样,完全不在乎除了彼此之外的一切。

冯一平也渐渐的有了明悟,类似今晚的这样的经历,正是因为少,所以才让两人沉迷,如果天天都能这样,那显然不会有多大吸引力。

马灵后来在他怀里,竟然有要睡着的趋势,冯一平抱着她在秋千架上坐下来,却想了很多很多。

问题不再集中在周老师和其它人可能担忧上,也不再是自己的一些坚持值不值得,主要集中在对自己公司未来的发展上。

当夜越来越深,越来越静的时候,看着沉睡在自己臂弯里的马灵,看着儿子房间的夜灯,一些念头,也渐渐清晰起来。

连他自己也没意识到,他这样一次次静下心来的思考,正让他一点点的成熟起来,坚定起来。

或者说,这样深思一次,他就成长一些。

抱着马灵回到卧室以后,他又跑到书房,也不管现在是几点,给公司总经理级别的高管群发了一封邮件,邮件的内容,却和他一开始的思考,看起来没有任何关系,而且很有些形而上的空洞,“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兼顾企业的现在和未来?”

但等到早上,精神尤其好的马灵的一句话,又让冯一平有些小小的担心,“安妮已经定下了去中国的行程,”

女人的直觉,确实非常厉害,尤其是在有些时候,当这个夜晚安静下来以后,马灵看着拥着自己的冯一平,“有心事?”

“哦,没有,你睡吧,”冯一平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

“是因为刚才的那个电话,对吗?”马灵问。

见她这么坚持,冯一平也没有再隐瞒,“有一些吧,”

他一直在想,周老师的那个电话,应该还有另一层意思。

他在说自己在实业和高科技领域做得成功的时候,强调金融市场,尤其是美国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不靠谱所蕴含的高风险,可能也是希望自己要能把握住发展的重点。

那些花的背后,应该有自己可能会因为金融领域来钱快,而在接下来转移事业重心的担心。

甚至有可能,这份关心和担心的背后,可能是一些比周老师层级还高的人。

从他们的层面来讲,打个比方,即便巴菲特的财富,可能会超过比尔盖茨,甚至可能是比尔盖茨的几倍,他们依然会坚决的支持和看好比尔盖茨。

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比尔盖茨主要是通过研发产品来创造财富,而巴菲特主要是通过钱来赚钱。

他和他的公司,本身并不直接创造效益,他们所得到的收益,都来自于他们投资的那些公司。

比如,他已经出手并且获利颇丰的中石油投资,并不是因为他投资了中石油,所以中石油才取得了那样的成绩,而是因为中石油取得了那样的成绩,他们才获利颇丰。

他的过人之处在于,四年前,他敏锐的发现中石油的股价被低估,并大胆入手……

所以,对于一个国家,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大国来说,自然是前者,创办了微软的比尔盖茨那样的人和公司更重要。

瑞士那样的国家,可以把金融当作支柱产业,我们国家不能,也不行,因为我们不可能有瑞士那样的国际环境。

自己之前哪怕是保守,但足够稳健的发展步伐,应该也会让周老师和一些高层很欣赏。

老实说,即使是在实业方面,国内不缺人才,无论是当初用百货换飞机的牟首富,还是后来的德隆系,以及在几个月前完全瓦解的格林柯尔系……

如果他们能走得更稳健,未尝不会闯出一番天地,改变一个或者几个行业的格局来。

但无一例外的是,当他们在金融领域尝到了甜头之后,既有些本末倒置,实业不再是重点,只是他们在金融领域辗转腾挪,纵横捭阖的助力。

从此,在资本运作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兼之定力又不够,或者说,日渐被赌徒心态主宰,从而铤而走险,最终把这条路变成了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