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签合同,找工作

闻言,卫国的第一反应便是:“冬梅,你没问张丽,化工厂这个翻译的工作,涛涛能干一辈子吗?”

冬梅昨天因为激动,她竟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她摇摇头,说:“我没问啊。”

卫国继续问道:“那你没问张丽,如果涛涛去了化工厂之后,化工厂和涛涛,签什么用工形式啊,是合同制a,合同制b,还是为民,三七,或者其他用工形式啊?”

关于这个问题,冬梅依旧没有问。

她老实的回答卫国,说:“我昨天太激动了,这个问题,我也没有问啊。”

闻言,卫国感觉冬梅实在是太仓促,太随便,怎么这些重要的问题都不问,就让孩子去上班呢。

他不高兴的说:“人生虽然漫长,但是重要的选择,也就那么三次,高考,择业,婚姻,现在,正是涛涛最重要的一次选择。

毕竟,孩子现在刚从大学毕业,还不太懂事儿,我们作为父母,一定要替孩子把好这个关,你懂吗?”

听到卫国竟然有点不高兴,冬梅不愿意了。

她说:“卫国,我问你,你是不是在山上呆傻了,涛涛从大学毕业,已经在家待业了块两个月了,张丽好心好意,好不容易给咱们儿子,提供了一个就业的机会,你不但不高兴,不鼓励孩子去主动抓住机会,你还怀疑这,怀疑那,你是不是有病啊?”

听到冬梅竟然和自己怼上了,卫国虽然内心里面委屈,抱怨冬梅没有在单位工作过,不懂单位的招聘形式。

可是,他又不能在电话里面,改变冬梅的思维方式。

于是。他给冬梅解释,说:“冬梅,你先不要生气,你听我把话给你讲完。”

冬梅不客气的说:“你说,最好快点,不然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我可就要挂电话了。”

卫国把自己要说的话语,简单的在脑海里面总结了一下,然后简洁扼要的告诉冬梅,说:“冬梅,我告诉你,每个单位的子弟,每个孩子,他们回单位的选择,只有一次,只要签了合同,就不能更改。

比如你说的,宋年媳妇的女儿宋娜,如果她在机修厂,签了为民工的合同,那么将来采油,采气,钻井,井下,水电厂等等单位招工的话,就不会录用她了,你懂吗?”

闻言,冬梅这才辩了过来。

她想了想,说:“卫国,你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卫国继续给冬梅解释,说:“所以你现在,先给张丽打个电话,问问张丽,化工厂和涛涛签的是什么合同?

然后再问,这个合同是不是长期录用,如果是签的是合同制b,并且长期录用的话,那么你就带着涛涛去化工厂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