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龙王印

捡宝生涯 吃仙丹 2260 字 2024-04-20

高个子急忙解释道:“我是真不知道李总的行踪,他平时行踪神秘的很,现在又被警察通缉,就更加神秘了。除了军师之外,都没有人确切的知道他现在住什么地方,我们和他都是电话联系的。”

“你说的军师是谁?”

“我们就叫他军师,李总平时的大计划,基本上都要过一过军师的手,他算是我们的二号老大。根本不敢不听他的。”

孟子涛对“军师”这个人来了兴趣,他挺意外居然还有这么一个人物,等回头让高个子描述“军师”的容貌,说不定会有所发现。

孟子涛想知道李荣发现在的情况,不过高个子只是底层小人物,完全是一问三不知。最后,他只能把注意力又放回

“你们挖的是什么东西?”

“龙王印。”高个子解释道:“其实这玩意到底是什么,我们也不太清楚,只知道这方印表面刻有龙纹,而且是用上等美玉制作的。至于有什么用,怎么使用,我完全不清楚。”

孟子涛心里更加的意外:“你知不知道这时以前是一座道观?”

高个子说:“这里当初其实是一座龙王观,而且它还不是拜的道教中的龙王,而是佛教中的八部天龙,只不过当时它伪装起来,外人只知道这是一座道观,不知道骨子里根本就是一座佛庙。”

孟子涛恍然,同时他并没感觉到意外。

我国海龙王信仰的形成与龙崇拜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二者又有严格的区别。起始,龙的权柄就仅仅与江河云雨有关,并不涉及到海。

真正形成海龙王信仰在汉唐时期。西汉末年,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在佛教的许多经典中都有大量龙王的称谓和事迹。如《华严经》中就有龙王的记载。由于佛教的传入和推广,有关龙王的信仰和事迹迅速在我国传播,在广大佛教徒的心灵中产生极大的惊震和反响。

其实,在佛教经典传入我国前,龙王一词在我国道教中早已出现。在道教的有关典籍中早有诸天龙王、五方龙王等说法,只不过未成系统而已。

因此,我国海龙王信仰的形成,是综合了龙崇拜中的王权思想、海神信仰、佛经中的诸大龙王以及道教中的龙王杂说,是中外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结果。

因此,当初的人拿龙王观来冒充寺庙,也是有道理的。

台阶两旁风景优美,但见那小溪潺潺,林海茫茫,真是山美水也美。

不过,就像昨天见到那棵丹木一样,孟子涛也觉得这里有一股肃杀之气,但以他所学的风水知识,这分明是一处风水好地,也不知肃杀之气因何而来。

孟子涛快要走到台阶尽头时,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对话声,而且听意思,好像是在挖什么东西,他连忙蹲下身,慢慢靠近偷听。

“三哥,咱们从昨晚上挖到现在了,能挖的地方都挖了,还没挖到,东西到底在不在这里啊?”

“别急,老板他们找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确定下来,咱们一时间挖不到也正常嘛。”

“正常是正常,但这样下去咱们不是在做无用功吗?而且挖了一晚上,我都困死了。荒郊野地的,干嘛一定要晚上过来挖?”

“这里又不是没有村民过来,再说了,山下不远处还有一座道观在呢。”

“哼!那道观才三个道士,敢胡说八道,我把他们全都做了!”说话时,矮个子还做着手势比划比划。

“你厉害行了吧,快挖,把这片挖完了,咱们就休息……”

通过两人的对话,孟子涛相信他们应该是一对凶人,把徐观主他们做掉,也不是说说而已。

对于这种人,孟子涛当然不会客气对待,他起身走进了两人的视线。

孟子涛环顾四周,只见断壁残垣上被挖出了一个个大坑,看起来分外狼藉。

“你们在做什么!”孟子涛装作愣了愣,随即开口喝问道。

正在挖东西的那两位,都穿着一身迷彩服,一位个子比较高,足有一米九,还有一位估计一米六都不到,但身材很魁梧,两个人的反差特别明显。

他们对于孟子涛的突然出现,也都吃了一惊,那个矮个子一副嚣张的样子,说道:“我们高兴挖着玩,关你什么事,这地方是你的啊!”

“这地方是我承包的,你说是不是我的地方?”孟子涛摆出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