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页

“我的几位老师都有过留洋经历,所以对米国在内的科技强国比较了解……即时通讯在他们国家已经普及……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军事因素,通讯设备的改进都能带来巨大效益。”

纸上又出现了一个「雷达」与「卫星」。

“而根据世界上之前公布的资料,微波雷达是最稳定的接收器……所以带入一下这两个国家的科研人员,很容易可以推测出他们会把微波通信与卫星研究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全球通信技术大变革。”

“如果有一天他们真的做到这一点,那么全球范围内的即时监测与通信也只是一瞬间的问题……”

说到这里南曼的话突然被打断:“等等,你是说利用那个卫星通信可以达到全球监测?”

不愧是当上级的大人物,虽然南曼说的很多专业名词没听明白,但还是能一下抓到重点。

“这是我的一个推演,我的老师曾经告诉过我。五十年前,米国科学家就已经可以利用飞机进行航空摄影。”

南曼又进行了一个新的纸上概括推演。

“三十多年前,这种技术已经普及到米国的航空公司,他曾经看到过民间飞机对地球表面进行的航空摄影。”

“几年前毛熊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米国很快也紧追其后,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是咱们有这种航空拍摄技术,在有了卫星后为什么不把这种技术放到这里?”

其实后世人都清楚卫星和飞机不同之处,飞机无法做到全天飞行,也无法做到全球即时监控,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意识到这种拍摄技术真正的威力。

等到卫星通信真正被普及,那时候再明白就晚了。

说到这里,南曼深深吐出一口气,神色凝重道:“卫星不同,我用理论去设想推导过。如果米国或者毛熊的卫星以后能实现与地表即时通讯且信号稳定,只要多放上去几颗,理论上它们是可以形成通讯网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