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番话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文武百官神色各异,各怀心思。纳妃之事,我不是第一个提,自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当年先帝亲率大军征讨燕国,身受燕国大将拓跋羽十七刀,终是不治而亡。于是,年仅十五岁、又身在太子之位的裴少卿便理所应当地成了皇位继承人。其实,先帝的儿子并不止裴少卿一个,可平安地活下来的却只有他。当然,这并不是说裴少卿的命足够硬,而是他母后,也就是当今太后王雅意足够厉害。
在他登基之初便有人提议要及早立后,但在立谁为后这个问题上,朝中大臣分作了两派。外戚党主张立太后王雅意的侄女王清婉为后,以师父为首的相党则主张迎娶遥辇国长公主,以稳固邦交,助皇上坐稳江山。两派争来争去,争了五年都没争出什么结果,裴少卿便也打了五年的光棍,扎扎实实地做了一回朝堂斗争的炮灰。
我本以为裴少卿会恼羞成怒、龙颜大怒、大失风度……孰料,那厮面色稍稍一变,很快便恢复如常,从谏如流道:“此事的确是朕的疏忽。扶爱卿,你说说,遴选秀女有何要求?”
我惊疑不定地看着他,怎么都觉得他今日怪怪的,竟破天荒的没有与我唱对台戏,简直顺从得有些不太对劲啊……该不会有什么圈套吧?
奈何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只得硬着头皮道:“回、回皇上,选立皇后,作范中宫,敬稽典礼,应于三品以上官员或宗室重臣之女,十二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宽仁孝慈、温恭淑慎者中,敬慎选择。选立妃嫔,应于五品以上官员之女,十二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品貌端庄者中,敬慎选择。”
“嗯,既然扶爱卿对朕的终身大事如此上心,以致寝食难安的地步,那么此事便交由扶爱卿全权负责罢。”裴少卿刻意加重了“如此上心”和“寝食难安”八个字,堪堪教我浑身上下的鸡皮疙瘩撒了一地。
等等……我负责?!
老狐狸神情微妙,像是吞了苍蝇。
我说:“皇、皇上!那个……”
裴少卿终于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扶爱卿,下朝之后来御书房喝茶,朕与你好生谈谈。退朝。”
☆、5扶家有女初为相(5)
对于我被裴少卿请去御书房“喝茶”这回事,满朝文武包括师父的一众门生皆向我投来了意味深长的目光。大家心照不宣,极有默契地相视一笑,以最快地速度离开九龙殿。
更有甚者,竟然胆敢直接上来对我坦言道:“恭喜扶相!”“皇上龙体抱恙,扶相可得悠着点来啊!”之类的话……简直胆子长毛了!
悠着点……
悠着点你妹妹啊!(╯‵□′)╯︵┻━┻
我忧伤地站在原地,目送大家渐行渐远的背影。空荡荡的九龙殿中,我陡然生出了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凄绝之感。诚然,我对裴少卿“逼|奸未遂”之事,的确是帝都八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也不至于念念不忘这么些年吧。
正当我悲天悯人之际,忽闻身后有人唤我:“扶大人。”
我吓了一跳,转过头,原是锦衣卫亲军都指挥使沈洛。
他与妹妹沈湄长得颇为相像,却比沈湄多了几分沉稳、几分英气。虽然我不喜欢沈湄,却对沈洛很有好感。此刻,他站在我身后,形容清俊,眸光深沉。
我颇有些诧异道:“沈洛你怎么还没走?”
沈洛道:“探望恩师。”
我知他素来简静讷口,喜怒不形于色,做起事来雷厉风行。虽然沟通略有障碍,却是师父众多门生中最讨喜的一个。我与他也算得上熟稔,原因在于我每次偷溜出去玩或是一时顽皮闯了祸,最后奉师父之命前来捞我的人都是他。
我“哦”了一声,干干笑道:“那你帮我跟师父说一声,我大概不回去吃午饭了。”
他的眼中显带了几分悲悯之意,“我等你?”
看看!满朝文武,竟只有沈洛一人看出了裴少卿的禽兽本质。我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挖个坑把自己埋了!(┭┮﹏┭┮)
恰在此时,脑中顿时灵光一闪——沈洛原是亲军都指挥使,平日里除了除暴安良最大的职责便是保护皇室,时常有事没事地在宫里宫外溜达两圈。若有他等我,我也就不怕裴少卿将我这样这样、那样那样了……
我欣喜道:“好,太好了!沈洛,你真是贴心的小棉袄啊!”
沈洛回我鄙视的目光,二话不说立马将我送到御书房门口,留给我一个“如果有事你就大声叫吧我会冲进来救你的”的眼神,便转身去巡逻了。
我本想叮嘱沈洛不要走得太远,可他武功太过高强,我的话刚到唇边还未来得及说出口,他便走得无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