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7页

“哪怕,到最后,那些姑娘依然会香消玉殒。”说到这儿时,杜芷萱也不由得想起前段时间,钱诗雅绕着圈子寻来的那四位官妓,只是与秦王打了个照面,却连在短短几天里就无辜送命的事情来,再对比今日太后的一番行为,心里不由得浮现出一个看似荒谬大胆,却是唯一能解释眼下这种状况的猜测来。

“我觉得,其实,太后是真心想送那么一两个官妓到秦王床上。只是,为了避免出现不可收拾的后续情况……”杜芷萱轻笑一声,“比如说,秦王直接拿刀,当着众人的面,就直接将那位官妓给砍杀了。”

“退一步来说,即便那位官妓真令秦王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幸运地怀上了身孕,并特意将其接到宫内好生调养着,并避开秦王一身煞气的侵袭,终于顺利地活了好几个月,却依然最终难逃‘香消玉殒’的命运。”

“那,岂不是又一幕‘一尸两命’的惨剧?”。倘若,这样的情况多了,众人又会如议论太后和皇帝呢?

自古以来,皇家就不存在任何亲情。

哪怕,某位皇帝待自己的兄弟,真有那么几分情意,却也难免在大臣们有意无意地推波助澜之下生出忌惮之心,并慢慢地疏远自家兄弟。

这,并不会因为如今这位皇帝是将秦王当成自己的大儿子般照顾抚养大,而有任何的改变,否则,皇帝登基后,那些与秦王有关的流言蜚语又是从何处来的呢?

如此一来,倘若,太后或者皇帝真默许了欲参与“夺嫡”战的皇子们,从各个地方寻来官妓,并令她们爬上秦王的床,并将怀孕的官妓送到皇宫里保护起来,以避免遭受到秦王身上煞气的影响的同时,也小心地避开可能会心生嫉妒之情的杜芷萱的暗害,那么,待到这些官妓一个两个地出现了“一尸两命”的情况,太后和皇帝又如何再像往常那样,义正言词地表明自己待秦王的发自肺腑的疼爱,和不因任何情况而出现变化的亲情呢?!

第703章 林太医巧言提醒(2)

至于那所谓的“避子汤”?

其实,不过是一些大夫调配的寒凉药物,并不能从最根本上解决生育的风险。不然,又岂会有那些服用了避子汤,却在调养数年后依然能顺利怀孕的事实存在?

故,为着诸多缘由,太后和皇帝宁愿从最根源处截断这些官妓爬上秦王床的情况。

如此,就能令天下人认知到杜芷萱这位安平郡主外孙女,被太后赐封为三品实权荣华县主的姑娘究竟有多么地受宠!

倘若,真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比如说,杜芷萱体寒,无法完成为秦王府开枝散叶,生儿育女的最基本义务,那么,那所有的流言蜚语,批判痛责声,也都会由杜芷萱一人承担。

当然,这些,纯粹是最坏的想法。

不怨穿越而来的杜芷萱,会事先就给自己准备好一应的后路,并毫不犹豫地将人往最坏的一方面去想。

只因,如太后这样身处高位的人,虽掌握着无数人的生杀大权,令人敬畏和艳羡,更令人不由自主地逢迎谄媚讨好,但,却也会在许多无奈的情况下,做出不得为之的举动来。

为了避免事到临头的不知所措,慌乱应对,倒不如,从最初,就将事情往最坏的一方面去想。倘若,事后证明这些纯粹是自己多想了,那岂不是更好?!

显然,林太医也明白杜芷萱的顾虑和想法,若非如此,她又岂会时不时就给杜芷萱泼泼冷水,以免令杜芷萱这样一个重情的姑娘,轻易就被太后和皇帝这两位天下间最尊贵的人流露出来的重视和信任所感动,从而做出为秦王掏心掏肺的举动来。

任何时候,爱与被爱,都不是那么简单的。

尤其,封建社会里的“爱情”,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坚守下来的,也更容易受到外界流言蜚语的影响。

而,秦王的皇族出身,也注定了哪怕杜芷萱得到了将军府一众人发自肺腑的疼爱和呵护,但,倘若,杜芷萱的言行举止真有了什么茬子,那么,哪怕拼上整个将军府之力,与皇族做对,却也不过是“以卵击石”。

当然,这,纯粹是最坏的情况。

事实上,在林太医等诸多了解杜芷萱本性的鬼鬼们看来,杜芷萱绝不会令自己处于这等“身不由己”的困局中。

只因,杜芷萱一直是“爱一个人,却更爱自己”这句话的拥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