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们又动作整齐地望向杜尚书!那灼热得恨不能剥开杜尚书一袭合身官服,一窥杜尚书今日穿了什么内衣的目光,只刺得杜尚书脸色由红转黑,整个人不停地往外散发出一种“我很不爽”的阴郁气息。
至于还未袭王爷爵位,更没有功名在身,连上朝权利都没有的武候王府那位如今独挑大梁的武候王世子?
众人则再次齐刷刷看向了专门管理宗室的几位王爷,然后,再冲那武候王府的方向遥望了一眼,纷纷为杜尚书和武候王世子掬了捧同情的泪水。
果然,钱睿渊义正言辞,引经据典地弹劾了杜尚书。
比如说,治家不力,卖女求荣,想方设法地与皇室宗亲沾上关系,哪怕令自家姑娘与人为妾,也在所不惜!
又比如说,纵容与武候王世子为妾的侄女,兜着圈子跑到将军府闹事,这种典型的“侍妾跑到正室娘家来闹事”的歪风,绝对需要立刻煞住!
……
那字字珠玑,就只差没有直截了当地挑明勇诚候府一众人心性凉薄,自私自利,为了攀附荣华富贵而不顾血肉亲情,肆意算计的混乱局面是杜尚书有意为之的!
最后,钱睿渊还神情坦然地询问“既然杜尚书管束不了候府,是否请陛下赐下几位规矩严苛的教养嬷嬷,以便能竭力所能地将那坏掉的根子扭转过来,从而避免其它世家与候府联姻后,也遇见这种拖后腿的姻亲的凄惨情况。”
要当“天下第一大孝子”,任由老夫人将一众姑娘教出个“贪慕荣华富贵,自私凉薄”的性子,那么,就当在自家姑娘出嫁之前,就将所有的“利弊”说个清清楚楚,着重强调一番“什么事能做,什么事是万万不能做,做了后,就只能落得个被家族除名凄惨下场”!
第656章 两府一同被弹劾
瞧瞧,这都说的什么话?
偏偏,在满朝文武那意味深长的目光里,向来自诩“性情端方”,办事“有理有据”的杜尚书也难得地瞠目结舌了。
难不成,让他告诉大伙,偌大的候府,唯一真正被他放在心上的,唯钱氏这个心上人,和杜芷薇这个与心上人的爱情结晶,连自个亲妈都没有看在眼里,就更不用说候府其它的人了?
就连那所谓的“大孝子”的形像,也都是一戳就破的伪装?
这,岂不是自打脸呢!
几十年的同僚生涯,令早已明白杜尚书本性的钱睿渊撇撇嘴,满脸鄙夷地看了眼杜尚书,还特意退到一个离杜尚书最远的地方,一幅不与“贱人”和“脑残”为伍,以免拉低了自己的格调和形像,更避免自己不小心也被影响的不屑模样!
至于其它的朝臣?
在这一刻,莫名地脑补了许多。
而,早在知晓杜芷萱是与秦王命格相合的“福星”之后,就特意遣了暗卫调查了勇诚候府的皇帝,即便没有秦王昨日率先告状的行为,对勇诚候府一众心思龌鹾之人,也没有任何的好感。
若非杜尚书在兵部一干就是近二十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若非除了杜尚书以外,兵部暂时找不出第二个可以执掌一部尚书之位的老油条;若非要留着杜尚书的尚书之位,为即将嫁入秦王府的杜芷萱撑脸面,只怕,皇帝早早就将杜尚书给一捋到底了。
就如眼下,皇帝就颇有闲情逸致地申诉了下杜尚书治家不严,内帷不修。顺便做出一幅“尊重下一部尚书”的姿态,一脸和气地问杜尚书,要不要赐个身份颇高的宗室女与杜尚书为正妻,从而以一种狠、准和快的手段,迅速地将一团混乱的候府治理过来。
不待杜尚书回话,皇帝又和气地提出了那位宗室女的名字 正是皇室里那位素来嚣张跋扈,弄死了两任驸马,一言不和就直接对人挥鞭子的三公主!
煞费苦心地弄死了钱氏长姐,终于迎娶了真爱的杜尚书,无视了一众朝臣们看笑话的姿态,以一种“文臣们必备的清高傲然”姿态,义正言词地拒绝了。
皇帝也不恼火,依然再次和气地问钱氏是不是生了重病,怎么突然这样脑残?这姿态,一点也瞧不出来“狸猫换太子”的智商,更瞧不出她当年打着照顾长姐遣孤旗号,以一种正气凛然姿态嫁入候府的那令人赞叹的心机和手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