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页

这世间自有公道,我就不信打赢了这场战斗,上面那些旗人老爷一点功劳都不分润下来。

我相信圣上的英明慧眼!”

“大人……”

“我意已决,不必再劝,你去纠集所有正兵,我要阵前点兵!”

在曹兴忙着接管那些被抛弃的绿营兵时,肯德基上校已经坐上了小舢板,负手而立站在船头,背后则是身穿红衣白裤,头戴三角帽的白人士兵,卖力划着船桨向岸边靠过去。

由于肯德基上校带领的不是正规的‘中央军’,所以军帽仍然是上个世纪的传统三角帽。

如今,随着李维在欧洲大陆上连战连捷,三角军帽早就被淘汰了。

没有太多侧边遮挡视线的高筒军帽渐渐流行起来。

这种军帽最开始盛行于掷弹兵,后来逐渐变得华丽后,就在各国正规军中流行开。

而三角军帽,则沦为二线部队和殖民地军队的标配。

也就是说,这个时代欧洲军队的歧视链,是高筒军帽鄙视三角军帽……

当然,也有不遵守这种欧洲传统的国家,比如说被欧陆各国视为土包子的美利坚合众国,正规军仍然坚持着三角军帽(主要是因为没有钱换装!)……

在排队枪毙的战场上,线列步兵使用三角军帽还凑合,但想要投弹的话,肯定需要佩戴没有多少边角的高筒军帽,否则很容易在掷弹的时候伤人伤己。

肯德基上校很清楚那些印度兵的德性,这场战斗对肯德基上校乃至整个远征军来说都至关重要,只许胜不许败!

否则,首战落败的话,伦敦政府就要重新评估远东帝国的军事实力,到时候这场劳民伤财(劳的是印度民众,伤的是印度人民的财富)的远征,就未必能继续下去了。

说白了,伦敦政府发动这次远东战争,只是想要捞上一大笔,再增加一个巨额财源,让满清朝廷放弃高额关税,多开通商口岸,让正在工业革命中大步前进的英国商品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倾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