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不见,没曾想大宛的国君如此给面子!”
沈锦欢笑着上前,在宛乐微低身子行礼之时,笑着将其拉起,而后与之说起了家常。
“大宛遭了三年旱灾,这三年颗粒无收,粮食紧缺,马匹难养,国库已经没有多余的东西了,没办法,我只能亲自到这儿来求娘娘帮助,来打个秋风。”
沈锦欢笑着与之说话的时候,宛乐已经开门见山的将自己此番前来的目的告知。
三年大旱,她实在撑不住了,与其不知去往何处求爷爷告奶奶的借,倒不如直接来大周,有道是宁撞金钟一下,不打破鼓三千。
到哪儿都是受人白眼,说不准还借不到个粮草,可大周不一样,她知道的,只要自己态度恳切,她能成事的!
“其实这三年太子殿下也知道大宛的不容易,也是给了很多帮助,可实在不够,所以要借一次大的,能什么时候还上,说句厚脸皮的话,我也不知道……”宛乐看着面前的沈锦欢,她和自己记忆之中的样子没有任何的差别,岁月对她很是优容,她依旧是自己初见时候的模样。
此刻的宛乐放下了一国之君的威仪,跪在地上同沈锦欢诉说这三年大宛的不易。
连年的旱灾,大宛本是出产良驹之地,到如今人都吃不饱,更不提其他了。
也不知今年到底是什么光景,周边属国已经虎视眈眈,人吃不饱,马匹更不用提,多少人甚至已经在等着他们饿死了,好不费一兵一卒的就将大宛收入囊中。
沈锦欢听完宛乐的话当下大吃一惊,她人在外多年,很多事情已经不再如当年那样事事关心。
三年大旱这三个字让沈锦欢心上一紧,她知道走过这三年宛乐一定吃尽了苦头。
地域不同,环境也不一样,大宛的那些民众甚至要比大周的子民更加彪悍,能维持到如今,她这个国君,属实不容易。
“把你要的东西开了单子出来,我让欢宁为你去准备,早早备好,让你能够早早回大宛,你暂且放宽心。”
比宛乐所想的还要来的容易的多,她原本以为,自己与沈锦欢说后,她必定要要去找皇帝又或者是太子再商议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