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章 参观石碌铁矿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03 字 2022-11-06

他的好奇心很快就得到了满足,乔志亚一边介绍本地的生产状况,一边将他们带到了那处所在。刘尚这才看到这个发出巨大响动的东西,原来是一台用于粉碎矿石的大型机械。从矿坑里开采出的矿石通过车斗拉上来之后,就被直接倾倒到这个机械中,然后那些大块矿石就在其中被钢铁凸轮压成较小的碎块,以便于后续装车。矿石经过粉碎之后,从出料口就被直接倒入铺设在山坡上的传送槽里,利用重力作用让其自然滑落到山下堆场,再在那里装上小火车运往石碌火车站。

整个加工过程,就只有两三名操作蒸汽机的工人,而这效率大概是要胜过几十人的劳作了。饶是刘尚对蒸汽机的运用见怪不怪,但看懂这东西的原理和作用之后,也不禁再次为海汉人的巧思而折服。海汉总是能在最恰当的地方使用蒸汽机来替代人力从事粗笨的工作,这已经成为了刘尚感到叹服的又一条原因。

“像这样的矿石粉碎机,西矿坑有四台,东矿坑有六台……”乔志亚的介绍让刘尚暗自咽了一口唾沫,他还以为这玩意儿就这么一台,结果还是大大低估了海汉的实力。至于乔志亚接下来介绍这玩意儿每天能处理矿石多少多少吨,刘尚对此难有一个确切的概念,自动便将其忽略了。

以刘尚在这里参观所见,这千名矿工加上各种蒸汽机械来进行运作的矿坑,采掘效率起码是相当于三四千人全手工劳作的成效了。海汉在这里的运作方式完全超乎常人想象,也难怪他们不愿将这一地区对外界开放了。

不过刘尚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既然海汉如此善于运用蒸汽机械,为何不干脆造几台能挖矿的机器,来取代效率相对低下的人力采掘?

他刚想到这一点,就已经有人替他提出了这个问题。便听于小宝对乔志亚问道:“听说这几年工业部一直在研制蒸汽动力的挖掘机,不知如今进展如何?”

乔志亚笑着应道:“这东西其实技术难度不大,工业部那边很早就出了图纸了,只是田独的制造进度跟不上。前段时间已经把东西运过来了,在这里组装调试就搞了大半个月,现在已经投入试用了,等下就带你们去看看。”

于小宝心领神会地追问道:“是在苦役营那边的矿坑里试用?”

乔志亚点头道:“新东西,还有很多不稳定的地方,而且操作员也不是特别熟练,用在这边反而会影响正常的开采工作。再说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也是放到那边试用比较稳妥。”

以海汉掌握的技术,要设计一台使用蒸汽动力的挖掘机并不困难,但样机造出来之后就得在矿山上进行试用,再根据实际使用的效果来作改进和调整,才能定型最后的量产版。为了避免这东西在操作时失误伤到旁人,乔志亚决定还是将其放到苦役犯人充当劳力的东矿坑中运作。而且本地的苦役犯人都是刑期较长的重刑犯,也不用担心这东西在短期内泄密出去。

刘尚听到这番对话之后也是大感好奇,很想见识一下这蒸汽挖掘机又是如何运作。不过此时已经快到中午,乔志亚建议先用过午饭,下午再去东矿坑参观。于小宝等人本来也不赶时间,自然是从善如流,听从了乔志亚的安排。于是一群人先回到山下,由矿场的几名干部作陪,去附近矿场员工食堂吃饭。

刘尚被张千智这一笑笑得心中发毛,正不知该如何应对之际,忽然从远处的林中传来了几声汽笛长鸣,紧接着他们所乘坐这列车的火车头也以有节奏的汽笛声给予了回应。片刻之后众人感到脚下地皮微颤,一列满载矿石和原木的火车从西疾驰而来,与停在岔道上的这列车相错而过,呼啸着朝着昌化港的方向去了。

两车以汽笛信号作为联络方式,也是为了避免从昌化驶出这列车在行进中出现什么故障,没有及时驶入分岔道让出主轨道。如果状况不正常,那么从石碌驶出的列车就会及时停下,以排除前方可能存在的隐患。方法虽然简单,但效果却很理想,这条铁路线开通几年来,虽然也发生过火车在行驶过程中因为故障而趴窝的突发状况,但从未在途中岔道错车这个环节出过事故。每天早晚各一次的列车中途错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照此操作。

不过这番汽笛鸣响之后,倒也缓解了刘尚的尴尬处境,对面驶来的火车过去之后,便有人招呼众人上车出发,让刘尚总算能自然地摆脱掉张千智的“纠缠”。

刘尚这一路上觉得吃住行什么待遇都挺好,就是这个张千智的存在让他一直如坐针毡,他总觉得对方如同毒蛇一般,不声不响地在自己周围游走,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咬上自己一口。但他现在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又没有办法主动避让开对方的存在,着实十分难受。

不过张千智再次回到车上之后,似乎就已经无视了他的存在,很坦然地坐回到于小宝旁边,继续与乔志亚谈笑风生。刘尚看到张千智的注意力不再放在自己身上,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此时列车才走到近半的行程而已,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列车继续穿行于莽莽林海之间。光是看到车窗外这茂密的原始森林,刘尚也能大致想象出海汉人当初在这里修建一条通行火车的铁路是有多么不易,而位于深山中的石碌铁矿据说有好几千人口,其给养物资基本就靠着这条铁路来维系,也只有海汉才会有这样看似疯狂的安排了。

于小宝一行人当中,有不少人都是与刘尚一样,是第一次来到石碌,对于沿途的自然景象也是赞叹不已,能在原始森林中以乘车的方式飞速前行,世间也只有来到这地方才能享受此等奇遇了。当初同样是在林间开辟出来的三亚铁路,如今道路两侧的树林已砍伐一空,用于在铁路沿途建设各种工业设施,更远的地方也已经开辟成各种农场,早就看不到这等自然风光了。

“前面是我国修建的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一座跨江铁路桥,昌江桥。”随着乔志亚的介绍,火车已经飞快地驶上了昌江桥。不过这座铁路桥的跨度并不大,算上引桥也才不过百米左右,中间的几根桥墩都是建在江中心的石滩上,从桥面到水面的高度也不过四五米,施工难度其实并不算大。不过在当前这个时代,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修建一座能够承载铁路运输的桥梁,也已经算是桥梁工程上的壮举了。

不过以火车的行进速度,也只是短短片刻就驶过了这座铁路桥,刘尚甚至还没来得及站起身来张望,就看到昌江江面从脚底下一晃就过去了,至于这座被乔志亚拿出来夸耀的铁路桥究竟长什么样,那更是半点都没看清。刘尚暗暗叹了一口气,把刚抬起来的屁股又坐回到椅子上。

过了铁路桥之后,火车便开始慢慢减慢了速度,行进了四五里地之后,从车窗望出去便能看到前方的车站了。一个高大的铁架横跨在铁路上方,架子上有十分醒目的“石碌”两个大字,标明这里便是众人此行的目的地了。

刘尚下车之后,注意到这里的站台似乎要比昌化火车站还更大一些,堆放矿石与原木的区域几乎占去了整个站台九成的面积,只留出了一条三尺宽的路给为数不多的乘客进出所用。而站台之外还能看到仅有自己所乘这火车三分之一大小的小型货运列车,正将一车车的矿石从远处的山坡上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