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 先遣队(一)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32 字 2022-11-06

摩根把这种行为理解为一个警告,意思是告知外来者不要再回到这里,因为你们已经被列为了不受欢迎的人。但这种幼稚的行为自然无法阻止海汉开发此处的决心,摩根确定了损毁原因之后,便下令随行的工兵和木匠尽快修复这座栈桥。

摩根这支先遣队只有两个排不到百人的陆军兵力,各种后勤人员三十余人,技工十余人,随船队运来的物资基本都是生活物资和搭建营地所需的建筑材料。由于没有了可用的栈桥,摩根的队伍在卸货时就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加上天上一直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让江岸边一片泥泞,效率让摩根大感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在摩根登陆大约一个小时之后,指挥部的帐篷才终于在江岸边搭建起来。但此时天色已经渐暗,看样子是没办法赶在天黑之间将营地搭建完成了,大部分士兵还得回到船上再将就着过一夜才行。

考虑到附近可能会有土著活动,摩根还是很谨慎地在外围设置了几处暗哨,并且用多段铁丝网在营地外围设置了环形防线。假如有人想要在夜间摸营,那多半都会被镶嵌着锋利钢片的铁丝网阻拦在外。

尽管是在荒郊野外,条件比较有限,但士兵们还是在天黑时分吃到了炊事班做出来的热食。对普通士兵来说,战时伙食要比平时好得多,至少每顿都能有一个荤菜打底,再加上有额外的作战津贴,执行任务期间倒也不是特别难熬。最关键的是海汉军一向战无不胜,士兵即便在执行作战任务期间也不会有太大的思想压力,所以军中的气氛倒不会因为未来可能会遭遇的武装冲突而显得沉闷。

摩根是海汉穿越者中为数不多还没有建立新家庭的单身汉之一,当初一起从北美来到这里的几名单身伙伴,也都各自有了家人儿女,但摩根却一直没有遇到自己认为合适的人选。虽然这几年下来他的汉语能力已经足以与周围的人正常交流,但他个人的审美还是更喜欢金发碧眼的西方姑娘,对于东方女子的风情总是觉得兴趣欠奉。在三亚期间也有人曾替他牵线做媒,但最终摩根还是没有选择成立家庭。

也正是因为如此,摩根投入到工作中的时间精力要比旁人多得多,他在担任海汉第一医院医师的同时,也兼任着三亚医学院的讲师,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就是军方的狙击手教官。这几年中经他之手所训练出来的狙击手已经过百人,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在各支部队服役中。由于狙击手的特殊本领,不管在哪里都是指挥官们的宝贝,只要运用得当,利用狙击手在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也是能够实现的事情。

虽然在苗栗的任务可能很难让狙击手派上正经的用处,但这次摩根从三亚出发时还是带上了他现在带的十多名学员,作为他们的一次超远程实战训练课程。而国防部对此也没有表示反对,毕竟狙击手这种特殊兵种的训练,也就只有摩根这么一个行家里手,他的想法基本就是官方意见,也没人质疑这样的拉练所能取得的训练效果。

摩根派出去在营地外潜伏的暗哨当中,就有他的学员在内。作为一名合格的狙击手,独立行动、蹲点守候、监视目标都是基本功,过去一向都是在三亚的基地里训练,也难得有机会接触到苗栗这样的自然环境,摩根也是要尽可能将任务期间的一切训练机会都充分利用起来。

摩根虽然身为高官,但在这种环境下,晚餐其实也说不上丰盛,就是比普通士兵多了两条鸡腿,一杯红酒而已。这种在三亚酿制的红葡萄酒产量很少,几乎都是作为特供品内部消化完了,不会在市面上进行出售。虽然战时军中禁饮,但那些规矩都是给普通士兵制定的,像摩根这样的高官并不受其限制。

对于海汉这些穿越者来说,不管是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是尚未开化不愿顺从的土著部落,这些外界阻力都不算是自己最主要的对手。海汉统治者们的最大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时间,不管穿越者们手中掌控了多少超越时代的黑科技,他们依然无法与飞速流逝的时间对抗。

穿越者们想要在有生之年在东方建立起工业文明和相对稳固的政体,就必须要抓紧每分每秒的时间来推动历史进程的快速发展,不管是钻探石油还是随之而来的内燃机诞生,穿越者们都在试图将这些历史时刻提前两个世纪实现,并且把原本在这期间漫长的发展过程压缩到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

就算到苗栗开采石油这个任务面临着诸多客观困难,但既然执委会已经下定了决心,不惜代价也要推动这个项目的实施,那就意味着项目负责人白克思可以在此期间调动一切用得上的资源,来扫清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

四月十五日,在船队抵达马公港的第二天,白克思视察了位于军港内的澎湖船厂。这个船厂目前并不具备建造大型战船的能力,其主要职能只是为驻扎在澎湖的军用船只提供日常维护保养,顺带着造一些技术含量不那么高的渔船、货船,一方面赚取一点收益来补贴日常开支,另一方面也能让船匠们不至于荒废了造船手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里的造船任务就发生了改变,以内河平底驳船为主,而且订单一接就是二三十艘。船匠们虽然不知道造这么多驳船有何用,但很显然这些船肯定不会在澎湖本地使用。

交通部海运司下属的船舶管理处也不定期会从三亚派出高级技师,到这边来给匠人们进行短期技术培训。去年年底三亚发运了四台船用蒸汽机到澎湖,就有专门的技师随行,到澎湖船厂教授匠人如何进行安装和调试。同一时期,往来于马公港的货船陆陆续续运来了不少安南出产的精煤,迄今在港口附近已囤积了上千吨。

白克思查看了已经安装上蒸汽机的四条牵引驳船,工艺水平倒是基本达到了三亚造船厂的七八成,日常使用应该问题不大。不过考虑到使用地点并非在澎湖,大概还得在苗栗的后龙溪入海口附近设立一个负责维护保养的技术服务站才行。好在这次白克思的团队中也专门从三亚造船厂和工业部抽调了数名熟练技工,倒也无需担心澎湖船厂这边的人员储备不足。

当天下午,白克思和摩根一起检阅了即将随石油勘探队伍一同前往苗栗地区执行任务的澎湖驻军。虽然随着海汉控制区的边界北移到了浙江,目前驻扎在澎湖的部队规模已经不大,但虞尧还是凑出了一个加强连的编制供白克思差遣。由此即将前往苗栗的陆军就已经有了三个连的编制,再加上届时会驻扎在苗栗海岸的海军,以及勘探队工作人员中的民兵,白克思手下的武装力量已经足以发动一场小规模战争了。

此外虞尧还从白沙岛的移民营地中提前选拔了大约五百名劳工,届时也将与勘探队一同出发。这些劳工大部分都是来自北方胶东半岛和中原地区的战争难民,基本都是农民出身。当然了,难民中偶尔有那么一些出身较好,有文化基础的人,也早早就被挑选出来派作别的用场了。

这些难民只要管吃管住就能干活,可以说是十分廉价的劳动力。而他们在苗栗协助勘探队完成初期的基建工程之后,民政部门会进行就地安置,让这些难民在当地扎根落脚。如果进行得顺利,两三年之后苗栗这地方大概就会有三四千常驻人口了,而这些新移民当中也会有一部分成为海汉国的第一批石油工人。

算上澎湖本地加入进来的部队和民工,即将前往苗栗的这支队伍已经超过一千五百人。如此之大的一支队伍要到当地开辟出落脚之地,所需的各种物资也为数众多。队伍所需的生活物资几乎都是在福建筹办,原则上至少要能维持这一千多人一个月的消耗,仅大米就准备了三十多吨。按照虞尧的统计,首批启运的生活物资大概至少有三百吨上下,与军需物资的数量相近。而最多的货物则是石油勘探队的工作物资,沉重的铁疙瘩着实不少,从三亚的出发的船队中,有三分之二的货船都是装载着生产所需的各种工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