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之前,又有许多囚犯自行从附近山林里回到矿区归营,这些人早先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暂时逃离,不过看到闹事者退去之后,他们很快还是作出了选择。自由固然可贵,但跟自由相比,似乎活下去才是更为重要的理由,而逃离石碌矿区这种选择,在获得自由的同时,也会将活下去的可能性大大地降低。
乔志亚没有对这些归来的囚犯施以惩罚,只是命人将他们收拢,然后先押回监区关起来。不过这次乔志亚已经多了几分小心,所有囚犯都必须要核对身份,以免重蹈覆辙,再次被有心之人混进监区里去。从俘虏的暴徒口中所得到的口供表明,之前的暴乱正是对方利用了苦役营疏于查实人员的这个漏洞,只查其少,不查其多,结果让成批暴徒提前混入苦役营,策动了这次的暴乱。
从根子上说,苦役营的管理制度是司法部门订的,要追究责任其实没乔志亚什么事,真要背锅那也得追到现在的警察司司长任亮头上去,毕竟苦役营现行的管理制度几乎都是他当年管理这个机构时制定出来的。不过任亮担任领导的时候,大概也没想到当时仅仅几百人规模的苦役营会在几年内扩张了十倍之多,而当时所制定的一些管理制度也不太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了。比如他就决计想不到会有人成批地混入苦役营里潜伏起来,然后伺机策动暴乱。
乔志亚暂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改善目前的管理制度,不过先把这些囚犯关押起来肯定是没错的,剩下的事情就让警察司先慢慢头疼好了。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赶紧打扫完战场,统计出大体的损失和战果,然后审问抓获的俘虏,获取进一步的消息。
当天各个部门都忙到很晚,直到第二天早上,损失统计才汇总到了一夜没睡的乔志亚手上。
首先是人员方面,负责维持监区和矿区日常治安的警队共有三十一人在暴乱中罹难,七人重伤,二十九人轻伤。还有三人失踪,如果不是跟暴徒沆瀣一气自行逃走,那就是被暴徒挟持抓走了,而后一种的可能性显然要大得多,因为多数警察都有家眷,与黎人勾结的可能性极低。单以人员伤亡数目而言,这绝对是警察司成立之后最为惨重的一次损失。绝大多数遇难的警察都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就被暴徒用碎石、铁制工具等物品直接给砸死了。而由于警察们大多没有随身配备致命的武器,在暴动初期完全无法抵抗暴徒人多势众的冲击,这才出现了令人惊讶的伤亡数字。
军方在这次暴乱中也有三人阵亡,二十七人不同程度受伤,另外还有二十名失踪人员。这些失踪人员均是出自第一批进山搜捕逃犯而被伏击的部队,连同排长在内都没能成功脱逃。乔志亚后来带队进山接应,也只带回了一部分人,没能来得及组织就地搜救。至于他们目前的存活可能性,乔志亚也认为不容乐观,如果明天还没能自行回到石碌矿区,那可能就已经凶多吉少。
除了人员方面的损失之外,矿区的固定资产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被烧掉的工棚和生产物资都还是小问题,那些被暴徒捣毁的矿山机械才是重大损失。没有了这些蒸汽驱动的机械装置,整个石碌矿区的生产效率至少要降低一半。这也难怪田叶友来乔志亚这边递交损失报告的时候,忍不住叫嚷着要乔志亚,所有参与暴动的囚犯都必须吊死才行。
直到乔志亚向他提问需要多久才能恢复,田叶友的情绪才慢慢地平静下来。
“大部分都可以维修,但需要相应的零部件,还得有懂行的工人才行。”田叶友无可奈何地说道:“我们自己大概是没办法解决的,这得看田独工业区的办事效率了。”
“诸位,矿区的骚乱已经平息,民团军正在外面追击暴徒,大家可以对安全问题放心。稍后会有部队从昌化赶来增援,届时再用火车送各位返回昌化。这次的突发事件惊扰了各位,实在是抱歉!”
顾凯虽然是在向参观团的人致歉,但脸色依然显得十分轻松。就在刚才,已经有数十具暴徒的尸体被倒吊在了军营之外示众,此时矿区内也看不到成群结队的暴徒公开出没了。根据军方的回报,闹事的暴徒群体选择了撤离矿区,退进山林隐蔽,或许他们也已经意识到,再在这里待下去,等来的只会是海汉民团的大举围剿而已。
“全仗顾大人指挥有方,民团军英勇善战,才能保得地方平安啊!”
“有顾大人在此坐镇,我等又何需担心安全……”
危机过去,所有人都迅速抛掉了先前的忐忑不安,开始抓紧时间拍起顾凯的马屁。不过参观团这些人也的确并不知道外面的骚乱究竟闹到了什么地步,他们只知道海汉因此取消了下午的参观行程,并派出了军营中的驻军部队进行镇压。对他们来说,海汉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处理所谓的囚犯骚乱并不重要,他们今天的来意就是亲眼见证海汉宣称的铁矿的确真实存在,而且规模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大。海汉为此甚至不惜代价修筑了一条长达数十里的铁轨通道,将数千人运进这荒僻的深山中开采矿石,这样的投入也足见其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和海汉可怕的工程营建能力。
商人们很清楚海汉人向他们展示石碌铁矿的目的,就是为了宣扬实力,让他们能够放心地把银子投到这琼州岛来经营。虽然在这一站的考察稍稍出现了一点意外状况,但这并不会影响他们对海汉的整体观感,那就是无法抗拒的强大,不管是民生、商贸、航海还是军事,海汉在各个方面所展现出来的实力,都让他们感到难以挑剔。
也正是在看过这么多地方之后,他们才明白那些商圈中的知交好友为何要向他们推荐海汉的招商生意,而那些曾经在琼州岛有过投资经历的商人,又为何急吼吼地向海汉人要求早一点签署合作协议,唯恐被人占去了先机。对于正在逐渐陷入乱局之中的末世大明来说,由海汉这群外来者所控制的琼州岛不会面临战乱和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饥荒,倒的确是一处绝佳的投资场所。
唯一让这些商人感到不太满意的,是海汉近乎严苛的土地政策。对于他们这些有心在琼州岛购置房产田地的人而言,海汉的政策实在难以接受。不过这相比所能获得的收益,似乎吃点亏倒也没什么,毕竟已经有很多先行者按照海汉的规矩,在三亚等地买下了房产,除了那房契上的写法有点特殊之外,似乎跟大明境内别的地方也没什么差别。
至于这石碌之乱……反正也不会有人在这里安家置业,就算有人真打算这么干,海汉这边也早就表明过态度,石碌和昌化两地是不接受外界投资的——带你们来参观,只是让你们明白海汉有这方面的生产能力,而不是让你们投钱加入这门买卖。外来非归化籍人员要在琼州岛购置房产,目前也仅限于几个大的城市,政策并自寻落脚之处。
当然,或许再等个几年,海汉慢慢将琼州岛各地都消化完毕,建立了完善的基层管理机构之后,还是会逐步放开对外来流动人口的限制。不过有鉴于现在岛上的治安状况也不是特别安稳,近期内肯定还看不到这方面的希望。
顾凯一面应付着商人们的吹捧,一边不时地看表。虽然陆力报告了外面的情况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顾凯还是希望乔志亚这个主心骨能够快些回来。毕竟乔志亚才是地方上的主管领导,很多后续事宜也必须由他这个熟知本地状况的人来进行指挥调度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