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页

阮筱朦记得原书中说,原主造反,连老将军就是她的主力。后来事败,不仅原主惨死,连天烽也没落得个好结果。

所以这一世,阮筱朦迟迟不与连天烽联络,让世人觉得,二人并无瓜葛,一个不务正业,一个怡心田园。其实,对于忠心不改的人,不联络就是保护,需要他的时候,只要一声召唤,连天烽就会重披战甲,为先帝一脉鞠躬尽瘁。

阮筱朦是早有后手的,而多时不见,楚蓦还是轻易就洞察了她的“野心”。

甚至,楚蓦还在信中说道,楚瞻已在宁安城中暗暗活动,令文官归顺,武官臣服。最给力的一点是,当年江家被削的军队一直有认回旧主的意愿,楚瞻已经“搭桥铺路”,只待江酌带着无影阁潜回宁安,江家军便可重回旗下,跟随江酌直取皇宫。

江酌也看了信,其实,楚蓦的提议倒是与他不谋而合。若能先取了宁安,控制了皇帝,得天下便如探囊取物。当年父辈们是这样做的,照眼下的形势,依然可行。只要动作够快,就能让阮岱崇措手不及。

然而,阮筱朦看完信后,却一直沉思,未置可否。

晌午过后,几人一道去了趟驿站。

阮筱朦要和石骏商议对策,还有阮襄的病,她一提起便引得苏亭之好奇,也要跟来瞧瞧。大概学医之人遇到大家都治不好的疑难杂症,总会激发点好胜心,苏亭之说了,他并没有要救阮襄的意思,只是想看看,这病究竟奇在何处。

石骏命人陪着苏亭之,径直去了软禁阮襄的屋里,他自己则与阮筱朦、江酌一道,去了书房。

石骏在书案上铺开张地图,江酌主动对他讲了楚蓦的提议,石小将军的眼睛顿时晶亮得像会发光的宝石,爽快地说“好”。

当年,江家军神鬼不知地攻入宁安,取了皇城,被传为神话,石骏一直心中向往,可惜未能亲眼目睹其风采。现在,他能和江酌站在同一阵营,共创盛世的雄心壮志让他心神激荡。